¤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禅林清韵 > 佛教艺术 > 正文

摩崖碑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一卷,唐玄奘译,知仁笔受,贞观二十三年(649)出。旧传前译本有《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一卷(现存),是姚秦鸠摩罗什所译,但梁代《出三藏记集》卷四及隋代《法经录》卷四,都将它列入失译录,到了唐代智昇撰《开元录》,才开始归之罗什译籍以内,从此相沿不改,实不可信。此经在玄奘以后续出的异译本,现存的还有六种:一、唐摩竭提国三藏法月译,题《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二、唐罽宾三藏般若共利言译;三、唐智慧轮译;四、唐吐番国师法成译;五、唐梵翻对字音本,这四种经题均同奘译;六、宋施护译,题《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此外,据元代《至元录》卷一拾遗编入记载,尚有唐不空及契丹慈贤译本,已佚。又有藏、蒙、满文字译本,都和法月译本相近。上举各种译本内,旧传失译本及唐梵翻对字音本,都与奘译本相同,只有经的正文,缺首尾序分和流通分,其他译本则具序、正、流通三分。这或者是由于此经原有大小两本而然。现存此经的梵本,即有在尼泊尔发现的大本和日本保存的各种传写模刻的小本两类。1864年,比耳始据本经奘译本译成英文,1884年,马克斯·缪勒共南条文雄校订本经大小两类梵本,1894年,马克斯·缪勒重将本经译成英文并编入《东方圣书》。

 

  本经文旨,原出于大部《般若经》内有关舍利子的各品,此即秦译《大品般若》的《序》、《奉钵》、《习应》、《往生》、《叹度》五品(《大品般若》卷一至二),唐译《大般若经》第二分初《缘品》、《欢喜》、《观照》、《无等等》四品(《大般若经》卷四百零一至四百零五)。各品说佛和舍利子问答般若行的意义、功德,本经即从其中撮要单行,以故在先所出的译本都缺首尾二分。大经所说义理在发挥菩萨三三昧相应行中以空相应为第一,行空相应的菩萨即不堕二乘,而能严净佛土,成就有情,疾得无上正等正觉。本经依据此义,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为空相应行。更进而说由空无所得为方便,遣五蕴执,契证实相。全经文句简约而赅摄般若甚深广大之义,得其心要,故名为《心经》。至于全经结构,先明能观智,即深般若;次辨所观境,即显示诸法实相即空相,遮遣蕴、处、界、缘生、四谛、智、断诸法执;后显所得果,先之以得涅槃果,次之以得菩提果,阐明诸佛皆依甚深般若观慧相应无所得实相,而得一切智智之义。又本经首尾都说到般若能度苦厄,明般若之出现世间,乃为除世间一切苦,亦即大经所赞叹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多,心念慧益一切众生,当以一切智智知一切法,度脱一切众生,除佛智慧,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上等等殊胜功德。经末尊重赞叹般若波罗蜜多,以之为大神咒、大明咒等,原来《大品般若》的《大明品》及《劝持品》,都直接以般若为明咒,别无咒文,本经所出咒文,亦见于《陀罗尼经集》卷三《般若波罗蜜多大心经》段,或系后世所加,总之显示般若妙慧有胜功用,能速疾成就菩提。

 

  本经历代注疏极多,其中主要的有唐窥基《幽赞》二卷,圆测《赞》二卷,靖迈《疏》一卷,法藏《略疏》一卷,净慧《疏》一卷;宋智圆《疏》一卷,明旷《疏》一卷,明宗泐、如玘《注解》一卷,德清《直说》一卷,智旭《释要》一卷。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