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发现清代节孝坊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7月6日,在全省各地全面展开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澄迈县日前在该县黄龙村发现一处深埋地下的清康熙年间节孝坊。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调查人员已经挖至地下1米左右,牌坊顶部横梁清晰可见“节孝”二字。经测量,整个牌坊长约10米,宽2米,属于四柱三开间的楼阁式牌坊。由于长时间掩埋地下,牌坊的主要支撑构建已经移位,顶部出现明显裂痕。
现正值我省文物普查的第一阶段,澄迈县文体局在当地的广播电视、期刊杂志上广泛宣传文物普查意义,村村张贴宣传海报。澄迈县实验小学校长王锡佑,主动向澄迈文体局提供黄龙村地下深埋牌坊的重要线索。
据王锡佑介绍,他在儿时常听祖辈讲起古代黄龙村妇女———黄太君的故事。她忠孝节义,捐资助学的事迹,在黄龙村代代相传。那时的村民为感谢黄太君就奉旨建坊,鼓励晚辈奋发有为。
澄迈县文体局计划近期请省内专家现场指导,继续发掘清理,科学编制详细的保护规划,力争建成一座历史教育基地,勉励后人尊师重教,忠孝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