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禅林清韵 > 南海文史 > 正文

盖着“繁华”印章的老街往昔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海口骑楼老街曾经凝结着海峡北边内陆文化的厚重血脉,又受着南洋文化的熏陶,连接了文化的世代更迭,又横跨了文化的地域板块。在动荡的20世纪,海口骑楼老街见证了时代特有的交汇和挤压、特有的爆发和沉寂,以及非同寻常的欣悦与悲凉———

 

  每到下午,海口市中山路的老居民吴青云总会背着双手,溜达到街上,眯着眼地望着这条海口著名的老街。

 

  “这一排以前都是酒店居多,还有药房和咖啡厅,”吴青云指着临近长堤路的一排骑楼回忆道,“那时候这一边都还是海水,从外地来的客人一下船就能上酒店。”

 

  这位满嘴只剩下一颗门牙、连眉毛都已花白的老先生已经记不清自己的年龄。但旧时这一带的繁华,却依然历历在目。

 

  酒店业、餐饮业、百货业、土特产代理业……因为有着港口城市的优势,旧时海口与内地的往来贸易频繁,各行各业十分发达。

 

  而在当时,从秀英路到长堤路、水巷口一带有六七个码头,数量庞大的货物从这里被运往城中。占据着地理优势,临近的水巷口、中山路、博爱路一带也因此成为海口当时的商业中心。

 

  海口“五行”海外闻名

 

  自宋代海口商业崛起之后,进入民国时期,海口迎来了商业的繁荣时期。

 

  当时的海口,是海南对内、对外贸易的门户,所有各县货物,都以海口为吞吐港。来自广东、上海的火柴、火油、药材、布匹、美国面粉、烟草等经由海口输入海岛,而槟榔、椰子、牛皮、咸鱼、橡胶等则同样从这里源源不断运往广东等地。这也由此催生了诸多商铺,涉及多种行业。1935年5月,当时的琼崖实业调查团对海口商业进行了调查,统计当时在海口共有涉及杂货、五金、“九八行”(代理业)、织造业等35个行业的572家店铺。而此时的海口,人口还只有5万。

 

  据史料记载,早在南宋时期,琼州与泉州、福州之间的贸易已经十分兴盛。在赵汝适的《诸蕃志》中留下了“泉州商船载酒、米、面粉、纱绢、漆、瓷器等来琼州,正月出航,五、六月间回航,输入槟榔”的记载。而福建、广东各地商人来海口设店经商,则始于1685年,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往后,随着来海口的外地商人的逐渐增多,在来自福建、潮州、佛山、高州以及海南各地的商人中逐渐形成了海口闻名一时的“五行”———“福建行”、“潮行”、“广行”、“南行”、“高州行”。早期,“福建行”和“潮行”的商人以其出色的管理能力,最早发展起来。但“广行”后来者居上。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又出于天时、地利、人和、语言等方面的优势,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起,“南行”进入其发展高峰期,成为后起之秀。他们中的“安记”、“旭记”便是当时海口市数一数二的大商行。往后,海口老街相继出现的福建会馆、高州会馆、潮州会馆、五邑会馆等,都是形成了海口商业发展史上的一支劲旅,与华侨商人形成了呼应,海外闻名。

 

  千余商家 鼎盛一时

 

  随着商业的迅速发展,海口市场逐渐扩大,商人们希望能有一个组织能够“剔除内弊,考察外情”,于是商会逐渐替代最初的“五行”,成为维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团体。在还是清光绪在位的1904年,“海口商会”在当时的南门内街(今博爱南路)正式成立。首届会长是中山路“瑞隆号”百货商店的主持人陈家富。

 

  到1919年,海口已有商店四百余间,当时国家农工商部规定,凡通商口岸准成立总商会与分会藉以联合商情共谋商业之发达。海口是通往东南亚的必经之地,于是改为“海口总商会”。

 

  1930年,海口总商会换届,改为海口市商会。会址就在今天的中山路15号。商会改设主席。这届的商会主席是海口海甸人毛泽海。他是当时位于中山路64号经营“民兴汽车公司”的主持人。商会不设副主席,当时很多大名鼎鼎的商人如海南书局经总理唐品三、陈嘉庚杂货公司的陈济川、海兴车路公司的李爵山等都是当时商会的常务委员。

 

  上世纪30年代末期,海口市商会商店会员从最初的三百多户发展到了一千余户,其中不乏像“安记”、“旭记”、“精华”、“裕大”等这样实力雄厚的商家。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商会的商人们热心于推动海口市的公益事业。从最初的陈家富创办“养子堂”,收容弃婴,到开办当时海口的高等小学“五行学堂”,让学生们接受新文化教育,再到重修惠爱医院,在瘟疫流行时施行赠诊、赠医、赠药,当时海口的教育和医疗事业在商会的推动下有了很大的改观。如今的海南中学前身琼海中学、海南省人民医院前身琼州海口海南医院的建立,都得到了商会的大力支持。

 

  九八行、药店、百货

 

  云集老街

 

  “这里以前是开咖啡馆的,这里以前是开酒店的,这家以前是药店……”76岁的中山路老居民陈老伯领着记者沿着中山路的店铺逐一数去,他记忆中那条“环海路”的景象又再次清晰,“我小时候这里还是叫‘环海路’的,外面来的人在前面港口下船后先来的就是这里,很热闹,生意也很好做。水巷口那里‘九八行’最多。”

 

  在陈老伯的描述下,往日的景象随着想象浮现于记者眼前:“九八行”里的柜台上,掌柜们的算盘拨得飞快,他们正忙于应对前来进货的货商;酒店里,提着皮箱的绅士或三两成群,或携带身穿旗袍的淑女经由窄小的木楼梯进入各自的房间;咖啡馆中,穿着精良的商人们聚在一起品南洋咖啡,也有来自旁边店铺的几家店主喝着“咖啡黑”吃着甜品聊着生意经;在百货商店里,穿着时髦,烫着卷发的小姐太太们在柜台前抢购刚刚到货的时兴布料……

 

  无论是史料记载、老居民的回忆还是后人的想象,老街的往昔都被盖上了“繁华”的印章。

 

  海南土特产的外销,催生了一大批兴盛一时的土特产代理业。当时,海南各县商贩收购土特产运来海口,委托土特产代理商行代销,商行从中得利———卖100元的货,代理商获2元,货主获98元。因为这种分配方式,人们又将这些代理商行称为“九八行”。清末民初,九八行著名的商号当属“安记”和“旭记”。

 

  清末,海口药源奇缺,求医、购药都十分困难。看准了人们对药品的极大需求,很多精明的商人们纷纷开始经营中药店和西药房,并在清末至抗战前进入高峰期,达30余家之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广德堂”、“张天元”和“同安药房”、“南强药店”等。有老海口曾回忆,当时客人一进药店,先听到“叮当叮当”的捣药钟声,路过门口,更感到药香四溢、直冲鼻腔。

 

  解放前,几百万岛民对日用品的巨大需求量直接推动了海口百货业的发展。上世纪1940年代以前,中山路、博爱路,聚集了一大批百货店铺。从最初的“瑞隆号”到后来的“精华公司”、“远东公司”,再到后来海口姑娘少奶奶们心中“时尚风向标”的“裕大公司”,当时的海口百货业经历了一段鼎盛的时期。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