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学术研讨会第一天(2)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2013年3月31日,继第一届学术研讨会之后,第二届以“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学术研讨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开幕之后展开了各组的学术讨论,数十位学者分别举行了一系列学术报告讨论会,各位学者就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的重要意义和影响的发展方面进行了研讨,以及宗教在中国社会发展提出了多项指导性的意见和工作建议。第一天(31日)分三个单元进行了分组发言讨论。
上午10时30分—12时,2013“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学术研讨会进行第一单元分组发言。
本场研讨会A组由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垄教授主持。江南大学宗教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邓子美教授,深圳弘法寺佛学院释普超法师,西北大学西北民族研究所海波教授,福建闽南佛学院法缘法师等先后作了发言。
江南大学宗教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邓子美教授从应然与实然—借鉴韦伯学说衡评社会角色转换为主题阐述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
深圳弘法寺佛学院释普超法师从佛教伦理道德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方面对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西北大学西北民族研究所海波教授发表的是佛教的临终关怀理论。从人的临终方面进行了阐述。
福建闽南佛学院法缘法师的发言是试论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p#副标题#e#
B组由(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叶春荣教授主持。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所詹石窗教授,四川大学道教育宗教文化研究所金白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戈国龙教授,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郭武教授等先后作了发言。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所詹石窗教授演讲的题目是重新认识道教起源于社会作用。
四川大学道教育宗教文化研究所金白铉教授发表的论文是道教与韩国新宗教的21世纪角色转换。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戈国龙教授发表的论文是道家智慧的现代诠释。
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郭武教授发表了“出世”与“入世”:道教与世俗社会的关系略论。
上午14时30分—16时,2013教的现代社会角色”学术研讨会进行第二单元分组发言。 #p#副标题#e#
本场会议A组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谭世宝教授主持,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李广良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刘元春教授,中国佛学院戒毓法师,深圳弘法寺佛学院史璞法师先后作了发言。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李广良教授讲述的是中国革命与“人间佛教”。
上海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刘元春教授发言的是两难中的抉择:关于当前中国佛教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中国佛学院戒毓法师的论文是“瑜伽的魅力,正念的奇迹”禅修营开展是现代社会正能量的源泉。
深圳弘法寺佛学院史璞法师的论文题目是浅议信仰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B组由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林安悟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科院强昱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学愚教授,西南大学政治与公管学院王静。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教授的论文题目是当代中国宗教的社会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科院强昱教授发表的是信仰的确立与实践问题:张万福的认识。
香港中文大学学愚教授发表的论文是宗教与社会—佛教社会功能搜索。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管学院王静发表的是从宽容原则看理性与信仰的关系。#p#副标题#e#






上午16时30分—18时,2013“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学术研讨会进行第三单元分组发言。
本场会议A组由王忠欣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邢滔滔教授,深圳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林艳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吴琳教授,深圳大学文学院邵铁峰教授等先后作了发言。
四川大学宗教所王芳妮的发言主题是陕西留坝张良庙宫观经济与地方社会。
每组发言最后环节由现场对学者发表的论文进行了热烈的提问和探讨。与会人员和专家学者近距离的交流探讨,会议的各项议程有序行,学者们提供的论文,涉及到宗教原理、佛教、道教、基督宗教、民间信仰等等,谈当前宗教的现代问题,希望通过每位学者的研究的成果,在会上相互交流后,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对当前世界宗教的发展找出一个多赢的局面。为中国宗教教学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现场记者:妙静 慧晨 慧仁 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