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南海新闻 > 南海佛教 > 正文

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专家学者作主题演讲(2)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上午10时30分,开幕式圆满结束后,宗风论坛进入节奏紧凑的演讲及讨论环节。针对本次论坛的主题“人间佛教 继往开来”,来自海内外学术界、文化界、教育界之研究学者与两岸四地及海外诸山长老、高僧大德通过演讲及讨论,着眼于佛教的人间特性和历史传承,对当下佛教界关注之处境及未来发展予以深广的省思。

 

    第一组主题演讲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李向平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问委员黄心川教授《民国佛教刊物所见当代韩国佛教史料摭议》,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广东禅文化研究会会长冯达文《禅宗诸家之“心性”说从初祖菩提达摩、六祖慧能到洪州马祖道一之思想变迁》,韩国东国大学中文系教授朴永焕《韩国人间佛教》,台湾灵鹫山无生道场开山和尚与住持、灵鹫山佛教教团暨世界宗教博物馆创办人心道大和尚释心道《转凡成圣-从人间佛教到人生佛教的转化》。

 

    第二组主题演讲,主持人上海佛学院教授金易明教授,李向平《业共修与菩萨公民——当代中国佛教的信仰模式》,魏查理《净土佛教的起源》,唐忠毛《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台湾高苑科技大学、现代佛教学会研究员黄连忠《百年来人间佛教宗风之评议》,释依昱《人间佛教的教育思想与影向力》,闽南佛学院释法缘《当代佛教如何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

 

    第三组主题演讲,主持人黄连忠教授,南京大学教授净因法师《新时代修行次第体系构建探索》,徐孙铭《近现代中国人间佛教改革与居士佛教刍议》,浙江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陈永革《从太虚大师的新佛教论述看当代中国的人间佛教运动》,江南大学宗教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邓子美《太虚人间佛教思想在港澳台的传承》,弘法寺佛学院释昌莲《略论本焕长老的禅法与宗风》,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副教授冯焕珍《佛陀精神的当代典范——佛源妙心禅师》。

 

    第四组主题演讲,主持人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研究员杨富学教授,释昭慧《论《瑜伽师地论》之「如理思惟」——正思择其自相、共相之要领与判准》,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宣方《中国大陆佛教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学愚《戒律精神与律学重建》,中国计量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邱高兴《佛教参与社会服务的途径考察》,西北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李利安《对兴教寺事件的一些思考》,南昌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的人本化特征与人间佛教》。

 

    第五组主题演讲,主持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杜斗城教授,台湾佛光大学教授游祥洲《论当代「宗风」建设的四大核心议题》,南昌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习细平《人间佛教面临的三个问题与策略》,金易明《人间佛教与都市佛教、居士佛教兴起之关系》。#p#副标题#e#






    “人间佛教”在历史发展中也经历高僧大德们的探索和实践。六祖慧能是人间佛教的践行者,他以自己的人生,证实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真理,开创了彻底适应中国国情、体现中国佛教本质特色的禅宗之路;近代太虚大师是人间佛教的倡导者,他以自己的人生,证实了“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近几十年的佛教传承者,更加具体地演绎“人间佛教”的内涵,也就是把佛教现代化、教育化和慈善化。其中慈善的操作包括扶贫,救灾,兴办医院、老人院和孤儿院等,推动了佛教与中国社会、与现代改革的密切结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教授以“宗风是中国佛教的形象展示”为主题做了特邀演讲,他说,“人能弘教,非教弘人”,正因为历代佛教祖师不断地显示了良好的道德与素养的风范,所以才得到了上至朝廷下到百姓的崇奉,把佛教的良好形象传递到社会,在人间起到了榜样的作用,率领广大信徒走上了解脱了悟的道路,扩大了佛教的影响,佛教也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他在演讲中特别提到“正能量”及当代佛教宗风形象代表本焕长老,他说:现在我们讨论“宗风”,我觉得还是要以突出正能量这个主题,因为佛教界离不开正能量,也需要正能量,高僧的风范是正能量的展示。像弘法寺的百岁本焕长老,他在中国佛教界里一直拥有很高的地位,他一生所做的各种事迹,无不体现了大乘佛教传统强调的弘法利生的理念,是当代中国佛教的模范展示。本焕长老是一位有长期薰修的实践者,是一位大智慧者,所以在他的身上完全可以代表着当代佛门宗风的形象。

 

    在会议现场,几十位专家学者及法师学者围绕不同的题目发表了演讲,并进行了讨论。整个论坛气氛严谨、发言直指人心。使论坛的主旨更加明晰深化,阐明发扬。

 

    通过建设性的研究讨论,与会嘉宾学者对宗风探讨求同存异,求真互勉,进一步确认了“人间佛教”百年传承、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及如何将“人间佛教”的精神既往开来发扬光大。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5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