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南海新闻 > 中外交流 > 正文

【回顾篇】第七届南海佛教圆桌会:新希望 新愿景 同心共建新未来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2022年12月11日至15日,主题为“新希望 新愿景 同心共建新未来”的2022南海佛教圆桌会分别在中国深圳、澳门和柬埔寨金边三地举办。

 

来自中国、柬埔寨、泰国、斯里兰卡、尼泊尔、蒙古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韩国、日本、美国、英国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深入交流对话。

 

共同签署了《2022南海佛教圆桌会金边论坛倡议》,启动了《中华佛学大辞海》编纂等工作,为推进民心相通、共享文明成果作出了宗教界的贡献。

 

 

启动仪式

 2022年南海佛教圆桌会 

 

 

 

 

 

印顺大和尚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深圳弘法寺方丈

本焕学院院长

南海佛学院院长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发表主旨演讲表示,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从7年前五个国家开始,到而今规模已经扩大到有19个国家和地区参会,对话交流的领域从宗教扩展到教育、医疗、环保、抗疫、慈善等。圆桌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设立了秘书处、基金会、艺术中心、研究院、佛学院等机构和部门。南海佛学院已经招收了两个国家的留学生,未来预计还会有更多海外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佛教文化知识,佛学院与周边国家在佛教教育方面的交流在过去七年的丰富程度是几十年来之最。印顺大和尚表示,中国佛教需要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中坚定信心,他也呼吁参会各方坚持菩提初心,坚持佛陀本怀,坚持海纳百川,坚持命运与共,坚持勇猛精进,坚持守正创新,从中国南海地区各国佛教浸润的共同家园中看到希望,同心共赴星辰大海的美好未来。

 


仪式上印顺大和尚也提出了五项倡议:

(一)共谋发展,民心相通。“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明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以此为契机凝聚共识、共谋发展正当其时。我们将从大家的愿景和关注点出发,制定未来五年南海佛教圆桌会发展规划,深化佛教汉传、藏传、南传三大语系圆融会通。现代化是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民心所向,我们将重点加强南海佛教本土化、时代化、现代化、国际化课题的研究交流,以此推动南海佛教共同健康传承发展。

(二)开放包容,共襄盛举。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举办七年来,成功打造出佛教界平等多元、开放包容的高层次平台,日益成为深圳改革开放的城市名片。多国高僧大德为此多次提议在深圳设立永久会址,以完善常态化工作机制,打造品牌效应。“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相信今后大家再来中国,我们在深圳就有了一个家。希望大家常来常往,常回家看看。

(三)深化合作,命运与共。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我们将发挥圆桌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南海诸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分享发展机遇,促进各领域合作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特别是要抓紧落实这些年圆桌会所达成的共识,进一步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益慈善、生态环保等领域密切合作,多层次、多方位构筑南海佛教命运共同体。

(四)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关键在于文明互学互鉴,根基在于文化交融会通。我们倡导文明对话,坚持求同存异,为文明注入温度、信心和力量。我们将密切民间交往和人文交流,积极传播各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促进不同文明和宗教的对话交流作出新贡献。

(五)国际教育,青春担当。南海的未来在青年。当代青年生逢其时,越是时代的大潮奔涌向前,越是需要青年挺立潮头彰显青春担当。我们准备加强南海地区佛教院校的交流合作,增加佛教院校的留学生名额。我们还将完善青年互动的长效机制,鼓励青年应对当前全球性挑战,当好青年使者,践行青年使命,展现青春风采。

 

 

齐续春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齐续春在视频发言中表示,圆桌会是新冠疫情三年来,为数不多的持续举办的国际间文化交流盛会。圆桌会创办至今七年来,人气依然很旺,越来越多新面孔的加入,吸引了来自泛南海地区乃至全球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宗教、佛教的不同派别的宗教领袖、高僧大德、专家学者、政要名流一同交流互鉴。对于即将到来的南海佛教圆桌会金边论坛,他表示期待,希望深圳会议的成功经验,将在同样有着古老佛教传统的柬埔寨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借此不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充分发挥地区多元文化特色。

 

王强

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王强在致辞中说,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的当下,社会各界更应该认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他呼吁与会各方以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为平台和窗口,继续推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弘扬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继续传递佛教和平与慈悲的理想信念,共同促进各国民生福祉,为支持高质量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布格里

柬埔寨法宗派僧王

 

布格里在深圳的启动仪式上发表视频演讲表示,两千多年前,佛教向南传入柬埔寨,向北传入中国。同样在两千多年前,柬埔寨和中国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产生互动交流。虽然两国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地理物质差异,但是柬中友谊自古有之,存续千年。他特别提到将有一批柬埔寨留学僧前往南海佛学院学习深造,续佛慧命的种子,也是促进柬中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布格里表示逐步走出疫情的新阶段也是两国进一步佛教交流的最好时期,他对未来中柬佛教进一步交流充满期待和和信心。

 

 

在12月11日举行的2022年第七届南海佛教圆桌会启动仪式上,中国平安与本焕学院、南海佛学院共同签署《中华佛学大辞海》项目战略合作备忘录,正式启动文稿编纂及其他相关工作。

 

 

分论坛

 2022年南海佛教圆桌会 

 

 

南海佛教圆桌会设置了教育、青年等分论坛,来自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界青年代表和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佛教教育、宗教界青年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议题。

 

 

在12月11日的教育论坛上,来自北京大学、本焕学院、南海佛学院以及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等佛教院校代表及专家学者,以“开本焕新 顺时承运——探索佛教教育发展新路径”为主题深入交流,积极探索佛教教育发展的本土化、时代化、现代化、国际化路径。

 

 

12月12日,青年论坛在深圳会场和澳门会场同时召开,这是圆桌会第二次在澳门设立分会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青年代表围绕“大潮奔涌 青春担当”主题,碰撞思想、激荡智慧,探讨如何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增进港澳台宗教界青年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祖国认同,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金边论坛

 2022年南海佛教圆桌会 

 

南海佛教金边论坛祈祷世界和平法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2月14日上午,2022南海佛教圆桌会金边论坛祈祷世界和平法会,在金边乌廊山波莱波浪寺的本焕塔隆重举行。来自十八个国家地区的佛教汉传、南传、藏传高僧们虔心诵经祈福,祈愿仰仗佛陀无边慈力,共同祝祷世界和平和睦、正法昌明;祝祷疫情消散,海晏河清;祝祷众生福慧增长、喜乐安详。

 

金边论坛在柬埔寨隆重举行

柬埔寨西哈莫尼国王会见南海佛教圆桌会代表


12月15日,南海佛教圆桌会首次移师海外举办柬埔寨举行金边论坛,共同签署了《2022年南海佛教圆桌会金边论坛倡议》,被誉为柬埔寨佛教界的千年盛事,开启了中柬两国佛教文化交流新征程。

 

陈速坤

柬埔寨宗教事务大臣

 

陈速坤在欢迎辞中高度赞扬印顺大和尚创办南海佛教圆桌会的勇气和远见,以及与会多国佛教界对圆桌会的响应支持,称金边论坛的举办是柬埔寨千年佛国一大喜事。他说,“南海佛教圆桌会持续举办七年从未中断,还克服了疫情影响、迈出第一步柬埔寨之行,实属不易。”他还说“我们柬埔寨王国永远感恩本焕长老、感恩印顺大和尚,”他呼吁以本次圆桌会为起点,以柬中两国佛教友好交流为范本,秉承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理念,不断为建设新型国际论坛注入新的动力。

 

王文天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

 

王文天在论坛致辞,代表中国驻柬使馆向南海佛教圆桌会金边论坛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南海佛教圆桌会至今已经成功举办第七届,本次圆桌会的主题“新希望,新愿景,同心共建新未来”,既是对往届共识的赓续和发展,也是对当前时代之音的回应。他指出,中柬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柬佛教界的友好交往一致延绵不断,始终是中华文明和高棉文明交融互鉴的重要内容,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出了积极贡献。此次南海佛教圆桌会主论坛在金边举办,系圆桌会历史上首次在中国以外的国家举办,充分体现了中柬两国、中柬两国佛教界的特殊友好关系,相信此次论坛一定会为两国文化领域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王大使还特别提到,2023年是中柬建交65周年,也是中柬友好年。他衷心希望中柬佛教界能够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强佛教领域的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艾森沃

柬中友好协会主席

 

艾森沃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柬埔寨迎请中国佛门泰斗本焕长老舍利永久安放乌廊山波莱波浪寺的美好往事。他还回顾了印顺大和尚两次亲自出席“中国海南·柬埔寨光明行”活动,救助了众多的白内障患者。他说,柬中两国友谊,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和淬炼,比铁还硬、比钢还强,不仅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相互信任、合作发展的典范,也是两国强化文化交流、民间像走亲戚一般友好往来的宝贵财富。他高度赞扬多年来印顺大和尚为柬埔寨的文化、教育、慈善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并期待2023年柬中建交65周年之际,圆桌会在推动民心相通、文明互鉴方面,继续发挥新的更大作用。

 

布格里

柬埔寨法宗派僧王

Ven.Chhoun Savoeun

柬埔寨大宗派僧王狄旺代表


柬埔寨大宗派僧王狄旺长老,法宗派僧王布格里,分别在论坛上发表演讲,热情赞扬印顺大和尚对推动柬中佛教交流、慈善救助等方面所做的非凡贡献,高度赞扬圆桌会在连续六次在深圳成功举办之后,首站选择了金边这一特殊安排、特殊友情,他感谢参加金边论坛的各国高僧大德,表示宗教界要更进一步密切合作,常来常往。

 

印顺大和尚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

 

印顺大和尚在演讲中动情地回顾了过去十年间多次到访柬埔寨的美好往事,以及与柬埔寨的深厚佛缘。

他说,今天,南海佛教圆桌会首次在柬埔寨金边举办论坛,开启了南海佛教圆桌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征程,这也必将掀开中柬佛教民间交往的新篇章!我们将同柬埔寨和南海佛教圈的朋友们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发展,论坛还将签署《2022 南海佛教圆桌会金边论坛倡议》,期待大家此访成为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共赢之旅。

他说,跨越千山万水,我们带着友谊而来;厚植佛国菩提,我们带着信念而来;印证百年预言,我们带着愿力而来;坚持勇猛精进,我们带着使命而来;激荡南海奔潮,我们带着光明而来。

南海佛教圆桌会首次在柬埔寨金边举办,印顺大和尚就中柬两国佛教如何在圆桌会上更好地发挥作用,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他指出:明年是中柬建交65周年、“2023中柬友好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为更好地促进中柬两国佛教交往,更好地推动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借此机会,他提出四项建议。

第一,坚持命运与共,做中柬传统友谊的忠实传承者

第二,坚持命运与共,做南海和平发展的坚定维护者

第三,坚持命运与共,做南海文明互鉴的大力倡导者 

第四,坚持命运与共,做南海圆桌论坛的模范引领者 

 

 

他说,圆桌会金边论坛的大幕已经徐徐开启,这就需要中柬两国佛教界增强历史主动,自觉肩负更大的历史责任,要坚持带头把准前进方向,任何时候都不忘佛陀慈悲大爱利乐有情的初心,任何时候都要团结凝聚南海佛教的宗旨不变,任何时候坚持构建南海佛教命运共同体的使命不变。坚持带头行稳致远,既敢于勇猛精进,又善于稳中求进;既敢于革故鼎新,又善于守正创新,同心协力推动南海佛教圆桌会各个论坛盛若金坛。

 

论坛上,印顺大和尚还现场回应了王文天大使对圆桌会围绕2023年中柬建交65周年、中柬友好年的衷心希望,他说,圆桌会将切实启动三项工作,其中包括,一是重新启动受因疫情影响的柬埔寨僧学赴南海佛学院留学项目;二是将历史上由柬埔寨古德高僧翻译的多部佛教经典,再翻译成柬文回传至柬埔寨;三是启动《南海佛教史》编纂中,关于柬埔寨部分佛教史的框架搭建工作。

 

 

论坛发言环节,蒙古国僧伽协会常务副主席乃尔贵·赛布彦、缅甸国家僧团大导师委员会主席巴丹达·库玛拉毕万萨、泰国欧洲僧伽会会长帕玛哈·维苏迪、泰国僧伽弘法会主席帕贴巴迪潘塔威、日本曹洞宗静冈县光明寺住持松冈广也、尼泊尔蓝毗尼发展信托副主席默帝耶、英国利兹佛寺方丈帕古·希利达玛巴提、斯里兰卡岗嘎拉玛寺监院卡林德·阿萨吉、韩国韩中佛教交流协会会长影谭长老、美国斯塔滕岛佛教精舍住持亨布·康丹纳、老挝僧伽外事委员会总干事丹隆、印尼雅加达法轮胜寺副住持拉塔纳迪罗、马来西亚佛教弘法会总会长罗佩玲、欧洲佛教总会会长释缘义、中国台湾地区“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净耀、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宽运等嘉宾或线下参加论坛,或以线上视频方式发言,嘉宾们畅抒己见,论坛气氛热烈。

 

与会嘉宾对《2022南海佛教圆桌会金边论坛倡议》的内容表示赞同并积极响应,希望借此金边论坛倡议,不断扩大过往已经取得的成果。他们赞同在深圳设立圆桌会永久会址,更好地融通佛教汉传、藏传、南传三大语系,推动佛教在泛南海区域各国本土发展的专项研究,吸纳佛教本土化的宝贵成果,促进佛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论坛发言结束后,大会宣读了共识文件,并在大家的共同见证下,举行倡议书签署仪式。

 

 

圆桌会金边论坛的举办得到柬埔寨高层政要和佛教界的高度重视,圆桌会还收到了来自海内外多个国家地区政要、学者,宗教领袖的视频祝词和贺信。

 

第七届南海佛教圆桌会的举办取得明显成效,朋友圈不断扩大,参与国家从最初7个发展到18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不断拓展,从宗教领域拓展到今年的教育、青年、慈善、医疗、环保等领域;参与的宗教派别和社会群体不断增加,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加强交流交融,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及文化艺术界、青年界的文明互鉴深入发展;论坛影响和辐射范围不断延伸,首次移师海外成功举办,加强了南海佛教的国际传播。

 

 

 

历届南海佛教圆桌会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