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南海新闻 > 南海史籍 > 正文

古昌化城遗址文物闪耀着海南文明的曙光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古昌化城遗址文物闪耀着海南文明的曙光

 

    昌江是海南岛建置较早的郡县之一。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置至来县,属儋耳郡地,昭帝年间属珠崖郡地,东汉建武年间属崖州地,隋大业三年 (607年),以至来县地析义伦、昌化、吉安三县,昌化、吉安设在本县境内。唐武德元年(618年)置儋州,治义伦,领昌化,同时省吉安入昌化。贞观元年 (627年)又析昌化县复置吉安县,辖于岭南道。乾元元年(758年)废吉安县置洛场县。五代属儋州。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儋州为昌化军,废昌化 并入藤桥镇。元丰三年(1080年)复置昌化县。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改昌化军为南宁军,昌化县划归南宁军辖。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军复 州,昌化县仍属儋州。民国三年(1914年)昌化县改名为昌江县。当年5月,广东省民政部长朱开宪令各知事,递照部令改定全国重复之县名。因昌化县与浙江 省的昌化县同名,又因昌化江从五指山发源后流经昌化县,故将昌化县改名为昌江县,当时县治原设在昌化城。民国38年(1949年)12月,昌江县与感恩县 合并为昌感县。1950年5月30日,成立昌感县人民政府,县治迁移设置在今东方县的北黎镇。195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昌感、东方、白沙三县合 并为东方县(时称大县),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管辖,县治设在叉河镇(今昌江县辖)。1960年,县治迁往八所镇(今东方市辖)。1961年5月,经广 东省委批准,中共海南区委员会和海南行政公署将全区原来12个县划分为17个县。即将原来的崖县划分为崖县、陵水两县;定昌县划分为定安县、屯昌县;澄迈 县划为澄迈县、临高县;东方县划分为东方、白沙、昌江三县。其他各县照原不变(保亭、琼中、乐东只有局部地区合并)。各新划分县的驻地,除东方县(设八 所)、昌江县(设石碌)外,其他各县照原并县前之地址不变。各县于5月份先后开始办公。1987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建制, 昌江县改名为昌江黎族自治县。


  古昌化县城遗址内现存古迹文物:土墙、壕沟,还有赵鼎家冠墓、治平寺碑、南门墓群、峻灵王庙等。


  古城遗址:汉武帝在海南置珠崖、儋耳二郡,儋耳郡邻儋耳、至来、九龙三县,至来县即今昌江县(隋大业三 年,607年改名昌化县),县治设于古昌化城。其时县城之规模如何,前代史志未有记载,但时间上是记得明确的——自设置县治以来,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 史了。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千户俞觊受命烧砖砌城墙,由于种种原因,城池未砌完整。永乐九年(1411年),昌化县受到日本海盗袭扰。昌化县军 事指挥徐茂为了抵抗倭寇侵扰。将城重建,环城石砖砌墙,周长二公里半,高六米,厚五米,石垛五百五十个,更铺八座,城楼四座,城门四个,东为启展门,西为 镇海门,南为宁和门,北为宁武门。明正统十年(1445年),昌化知县周振又在城池外围近墙处开挖五尺宽一太的深壕沟,昌化城池至此形成完整坚固的规模, 显得雄伟壮观。但后来,因近海边,城池屡遭飓风、台风袭击而残破不堪,几经修缮又依然完固。1941年,有一中队日军侵占古城,将昌化城池的西门和北门封 闭,并进一步加固城楼。解放后,城池被人为拆毁,现存环城土墙,墙呈正方形,周长2公里,高约6米,厚约5米,城门高约3米,土墙周围有残块城砖,壕沟遗 迹清晰可见。   


  赵鼎衣冠墓:位于昌城乡旧县村北面300米的城地,前面和右侧都是稻田,左侧是公路,后面是水渠,属宋代墓葬。赵 鼎,字元镇,号得全居士,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生,宋代解州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为宋高宗时的宰相。他据力主张抗金,被当时的权奸、投降派秦 桧陷害,1143年被贬至海南岛吉阳军(今三亚市境)。流寓三年,"深居简出,杜门谢访",以抗议秦桧的迫害。绍兴十七年(1147年)八月,绝食而死, 葬于昌化县旧县村。第二年奉旨归葬于浙江后门。迁出时,留下衣冠埋入原墓,其墓坐北向南,石碑在"文革"时被毁,现墓址存少量石碳和方块黑色墓石。    


  南门墓群:位于昌城乡南门外的坡地上。面积约2平方公里,属清代墓葬群,墓群以砖石墓和长瓮棺墓为主,多为埋葬历属昌化知县和其他官员及其亲属所筑,陪葬物品较多,墓多被盗挖,从该地出土大量的随葬陶瓷中,有大陶瓮、陶罐、小陶瓮等器物。    


  峻灵王庙遗址:有两处,一处位于今昌城乡昌城村西,建于宋代,面积约500平方米。毁后重建时出土了明清两代的雕花砖、铁香炉等器物。   


  历史悠久的古昌化城给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令人神往的宝贵文物和古迹,对研究海南古代先民的历史、民俗、民族文化提供重要的证据。同时,随着海南旅游业的不断开发和发展,它又为中外游客增添了丰富的观光游赏的内容。    


  古昌化城自古充满神奇,它的饱经沧桑的一墙一砖,一沟一井都记录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其中,"义妇玉娇"的故事流传最广。    


  古昌化城地处滨海地区,过去十年九旱,每逢旱情严重时,人畜饮水极为困难。据传,明末年,昌化城连年受旱,当时的县官不顾民众死活,将城内仅有的几口 水井占为已有,派兵把守,不准群众取水,黎民百姓被迫无奈为抢水造反,以求生路,不少人因此惨遭杀害,百姓叫苦连天。当朝皇帝为了安定民心,将知县削官为 民。新任知县是位体谅民情的清官,他带着贤妻玉骄从海上乘船到昌化港海面时,不幸被海盗鲨猫一伙行杀身亡。鲨猫便冒名顶替到任做了昌化知县,玉娇被迫为 妾。为了给丈夫报仇、给百姓除害,玉娇暗中设计给在任湖湘桂总督的胞兄通信。其兄接信,立刻派兵五千,渡海到昌化城,施计除去鲨猫及全部贼兵。为实现丈夫 的遗愿,解除老百姓受旱之苦。玉娇发动城里百姓挖了36口水井,从此百姓不再愁旱缺水,结束了历年来"三人吃饭一人挑水"的苦难历史。   


  昌化古城依山傍海,见光绚丽,城东南2公里处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昌化岭和棋子湾,构成了一幅古城、青山、碧水融为一体的绚丽多彩的画画。(根据《昌江文艺》孙如强等人文章改编)

 
    昌化县知县郑志灏。其与子郑美器、孙郑真辅三人皆为进士.


  治平寺碑:位 于昌城乡新城村。碑高200厘米,宽80厘米,厚10厘米。额横书,楷体阴刻,字大12*10厘米;文直书,楷体阴刻,字大2.5*2.5厘米,共724 个字,系清代昌化知县陶元淳撰文,内容为关于维持地方治字,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训示。碑身完好,字迹清晰可读。因保护不善,石碑已有损伤。2004年10 月6 日,一位名叫『昌江』的网友在海南在线昌江版发帖:《小寺藏着重要文物 海南昌江300年古碑无人护》。内容如下:


  据海南日报报道,竖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新城村村口土地庙旁的“治平寺碑”,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未受妥善保护。除了碑额“治平寺碑”4个大字尚可辨认之外,碑文内容已显得模糊难辨。


  记者在新城村采访时,绝大多数的村民都不知道“治平寺碑”的来历,也不知道它有什么价值,更不懂得去保护它,而是把它当作一块普通的石碑立在土地庙旁。


  据《昌江县志》记载,治平寺碑上的文字为《重建治平寺碑记》,系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昌化县令陶元淳撰写,碑文简要记述了重修治平寺的原因和过程。


  昌江县志办主任周文奇副研究员告诉记者,治平寺是唐代昌化地区的 一个小型佛教寺庙,到了清代时已逐渐破落,1691年,江苏常熟人陶元淳到昌化县任县令,不久便首倡重建治平寺。开头一句“东坡先生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 源,至治平寺赋诗二章……”,说明当年苏东坡可能到过昌江,这是其它任何史料都没有记载的;同时,治平寺碑的存在还证明了早在唐朝的时候,佛教便传到了海 南岛。


  据了解,目前还没有任何机构给“治平寺碑”鉴定文物保护级别。周文奇说,“治平寺碑”作为文物,不管它是什么级别,都应该被保护起来,因为它对研究昌江的历史和人文具有重要的意义。   
 
 
  石碌尊者: 昌江县昌化镇新城村口土地庙旁的“治平寺碑”为康熙三十七年昌化知县陶元淳重建治平寺所写的碑文。治平寺为佛教寺庙。据《昌江县志》记载:佛教于唐朝始传 入昌江,“乾封中(667年)置景昌观,而后历经宋元明清几代的发展,县境内先后建有宁寿寺、治平寺等寺庙。解放前夕仅存治平寺1处,僧尼3人。”治平寺 遗址在新城村,治平寺碑目前被村民搬到村口土地庙旁竖立,碑文由昌化知县陶元淳于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9年)重建治平寺所写。具体内容见《昌化县志》 (1996年出版的编释点校版)、《昌江县志》(1998年6月新华出版社出版)。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