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南海新闻 > 南海史籍 > 正文

黎族纹身正在消逝的文化符号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龙年正月初八早晨7点半,90岁的黎族阿婆符阿队起床。半小时后,她就到了那棵被船形茅舍包围的大榕树下,整理织锦工具,像此前的日子一样,开始了在保亭一天的织锦生活。


  伴随着锦线游动,她那手上蓝黑色线条组成的图案,显得异常醒目而神秘。


  每当有游客走近,身边的乐队中响起鼻箫声,符阿队就放下手中的活计,摇动身后架子上悬挂着的木头牛铃,与她搭档的75岁黎族阿婆符阿烈,就双手敲打牛角“叮咚”。


  顿时,山歌飘飞,笑容灿烂……两位阿婆脸上,与皱纹和老年斑交结在一起的图案,显得特别生动而灵性。


  这两位符阿婆所在景区30多位来自各地的黎族阿婆,一起过着快乐的群居生活。她们的黎锦自织自销。游客对类似于“模特秀”的她们感兴趣的,不仅是她们独特的服饰、织锦、歌声,还有她们身上的文身。


  那文身,是刺绣图案,在脸上、脖子上、手上、脚上,甚至在前胸和后背。图案有青蛙、龙、花朵,甚至是弯来绕去的线条。有的浓墨重彩,有的浅显简单,都是深嵌在肌肤中的记忆。


  文身的魅惑


  黎族的文身习俗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已经有文字记载。东汉杨孚所撰《异物志》关于文身的记载最为明确:“雕题国,画其面及身,刻其肌而青之,或若锦衣,或若鱼鳞”。


  阿婆们大多不懂文身的历史,但她们几乎都清楚文身是族群的标志,是对祖先的纪念和崇拜,是成年的象征和美的追求,是消灾避邪、祈求平安的图腾。不同氏族,文身图案不同。自古以来,黎族人往往就是看服饰和文身证明是否是“自己人”。


  84岁的黎族阿婆符亚认说,她祖母就跟她说过,黎族人普遍认为:如果女性不文身,则被视为容貌不美,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男人不娶,终身受到歧视,死后得不到祖宗的相认而成为孤魂野鬼。因此,她们黎族女子长到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时,必须按照祖先遗规接受文身。


  如今,在海南各个景区和黎村,作为黎族女子一生中的大事,充满庄重、神秘色彩的文身,对黎家年轻女子来说却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几乎没有人再文身。特定的历史条件中的黎族文身师也已难觅,那种富有想像与创造力的精湛技艺已经失传。


  专家的忧虑


  文身,黎语叫做“打登”,亦叫“模欧”。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艺术结晶,也是黎族的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著名民族学家吴泽霖教授说:“文身是海南岛黎族的‘敦煌壁画’,世界上还不知道有哪个民族像黎族这样保存了三千多年,至今还能找到它的遗存,实在是一个奇迹”。


  然而,这种奇迹正在悄悄消失,消失的力量无法阻挡。上了年纪的阿婆可能今晚在世,明晨就撒手人寰,五指山、保亭等地有黎族文身阿婆的景区的人说:“希望她们能延年益寿,但我们明白,终有一天,这真实的人文特色景观,会被影像或雕塑所替代!”


  致力于用镜头“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南省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胡亚玲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黎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已逐步消失。如今 所能见到的文身妇女也都是70岁以上的耄耋老人,文身文化已经到了濒临绝迹的境地,现存的每一幅文身图案,都成为急待破译的密码。


  去年底,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指出,目前在世的黎族文身妇女只剩一千人左右,也许再过10多年,这种特有的文化就会永远消失。当黎族妇女文身历史划上句号时,此后的人们只能在历史中去回味了。(文者的快乐)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