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南海新闻 > 南海史籍 > 正文

潘江汉:江海横流真汉子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儋州市白马井镇城区的一块空地上,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墓园,但其中高耸的坟茔煞是引人注目,墓碑上刻有“潘江汉将军之墓”等字样,背面是潘江汉的 简介;墓园前方两侧的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赤胆昭琼岛,雄风荡海疆。”在潘江汉墓的西侧,是清代乾隆年间儋州进士黄河清的坟墓。


  “潘江汉是琼崖纵队一名智勇双全的猛将,他从1938年投身抗日战争,后来又经历了解放战争,12年的戎马生涯,足迹几乎遍及海南岛,立下了卓 著的战功,特别是在1949年底,潘江汉率领琼纵第五总队在琼南地区打垮了国民党军156师,歼敌近一个团,创造了琼崖纵队作战史上溃敌一个师的战例。” 儋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唐卓昌说。


  解放后,潘江汉调任第27团团长,后又调到海军工作,先后任海军南海舰队湛江和广州基地副司令员。潘江汉墓前的那副对联应是对其解放前后那段军旅人生的精简概括。


  1955年,潘江汉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8月,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6年1月19日,潘江汉病逝于儋州那大,享年80岁,归葬白马井故里。


  营救外国劳工


  1935年秋天,19岁的潘江汉到儋县中学(今新州中学)读书。受当时的进步思想熏陶和革命风潮影响,他从那时起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


  唐卓昌告诉记者,1937年3月,还在读书的潘江汉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担任儋县抗日武装宣传队副队长。1939年,潘江汉被委任为儋县海 头抗日游击中队副队长,其书生投笔从戎的历程就此拉开了序幕。1941年,他担任琼崖独立总队第三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后,开始转战琼岛抗日杀敌。


  1942年4月,潘江汉换任琼总第四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1943年春,第四支队组织第一、第二大队在儋县洛基公路上伏击日军,潘江汉指挥这次 伏击战,取得了胜利;同年,在反“蚕食”斗争中,潘江汉率第一大队挺进外线,开辟了儋县四里抗日根据地,为中共琼崖特委创建五指山中心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 件。


  潘江汉在抗战时期经历的大小战斗不胜枚举。其中,他率队营救外国劳工的故事,至今仍为熟知那段历史的人所津津乐道。


  1943年12月,第四支队第一大队接到昌感县委的情报,得知日军在离石碌矿山10多公里处一个叫“雅炮”的地方修筑碉堡,最近经常用车运送一 批外国人到雅炮去开山和修路。经过一番研究和部署,23日午夜过后,潘江汉率领100多名指战员前往预设地点,在寒风中耐心等待,次日早晨7时许,一辆满 载着日军和外国劳工的军车驶入了他们的视线。


  日军没有发现伏击部队,毫无戒备地开进了伏击区,潘江汉等人一阵猛烈射击,双方激战半个多小时后,消灭了16名日军,日军军车被毁,第一大队无一人伤亡。就在这时,他们还发现两个蓬头垢面、高鼻子、蓝眼睛的白种人。


  据潘江汉后来回忆,他当时还记得中学时学过的一些英语,于是灵机一动,结结巴巴地用英语问道:“Are you Englishman?”(你们是英国人吗?)其中一个听到潘江汉会说英语,便轻声答道:“Yes,I am。”(是的,我是英国人。)然后指着潘江汉警卫员肩上挎的水壶,大声说:“Water!Wa-ter!”(水!水!)又指着自己的喉咙叽里咕噜说个不 停。


  潘江汉明白他的意思,从警卫员身上取下水壶,递了过去。他们喝过水后,非常激动,便跑向林子里“哇啦哇啦”地叫了一阵,大约10多分钟后,有20多名外国人,从树林的各个方位走了出来,一个个都光着脚,下身只穿着一条裤衩。


  原来,他们在被日军押来修筑碉堡途中,一听到枪声,全都趴在车上不敢动,枪声一停,他们便蜂拥跳车,四处乱跑。战士们看到他们没穿军服,也没带枪,知道他们应该是劳工,此前并没有向他们开枪。


  不久,侦察员前来报告,称有3辆日军汽车正向他们开来。潘江汉等人赶紧护送着劳工,安全回到驻地。


  策反日军


  日军侵占儋县后,在潘江汉的家乡白马井西南面500多米处的马涝地建立据点,驻扎着一个分遣队的兵力,设有3处哨所,想进入这个据点绝非易事。 然而,到了抗战后期,在我方政治宣传攻势之下,不少伪军先后携械向抗日武装和地方政府投诚、起义。1944年下半年,潘江汉等人又成功策反和劝降了白马井 马涝地据点的一批日军。


  据点里的李水航,在白马井为日军服役5年之后,有一段时间经常离开营房,到墟上闲逛和饮酒,大街上有一间面食小点,是琼总战士万珍的母亲开的,李水航成了这家店的常客。接触多了,李水航觉得万珍母亲心地善良,待人热情,便认她作干妈。


  后来,李水航向万珍母亲倒出了心头的苦水:原来,他出身贫苦,从小就当工人,二战爆发后,被迫参加日军,才来到海南岛的;在军营里目睹非人生活和惩治士兵的残忍手段,让他常常不寒而栗,也为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屠杀自己的同胞羞愧万分。


  白马井地下组织得知李水航有脱离日军的想法后,找人一边在生活上关心和照顾他,一边鼓励他弃暗投明,争取立功。李水航最终决意携械脱离日军。


  这一年的11月2日夜里,潘江汉带领第一大队第二中队的40多名士兵,赶回白马井寨基村,与地下组织会合,然后冒雨赶到日军据点西面的哨所附近埋伏起来。当夜正好是李水航负责安排日军据点的站岗、放哨事宜,在潘江汉等人的配合下,他带出了6支手枪和一台备用的电话机。


  投诚后的李水航利用他的专长,不但在第一大队里修理电话机,还经常偷听日军的电话,截取不少情报。后来,李水航还通过日军的电话线路,联系上在新州服役的另一位士兵洪某,并相约于12月27日洪某站岗时,由李水航带人潜入新州日军据点,把枪械偷走。


  那晚,李水航带领四支队第三大队一个小分队,在当地抗日村庄10多名青年的帮助下,悄悄进入日军据点,与洪某一起扛走了两挺机关枪、10多支步枪和两箱子弹。


  此后,在李水航和洪某的影响和帮助下,驻扎在那大的日军20多人,也先后投奔琼崖独立总队。


  打垮敌人一个师


  在解放战争中,潘江汉先后任琼崖独立纵队第四支队支队长、粤江队队长,琼崖纵队第五总队副总队长和总队长等职。


  1946年1月,潘江汉率第四支队第二大队,歼灭白马井的国民党地方军符绍昌第六大队以下官兵150余人,缴获武器弹药一批;1948年下半 年,琼崖纵队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他率部先后参加秋、春、夏季三大攻势,第二年3月在解放儋县县城新州的战斗中,毙、伤、俘国民党儋县自卫总队上校副总队 长、代县长陈德赏以下官兵365名,缴获迫击炮两门等一大批轻、重武器。


  潘江汉打得最精彩、战功最卓著的一仗是在1949年年底。


  当年11月份,琼崖纵队第五总队五团数次袭击国民党昌江县政府,防守昌江、感恩的国民党64军156师师长张志岳恼羞成怒,四处出击,寻找机会 报复,企图一举消灭五团。看到敌人如此骄躁,身为第五总队总队长的潘江汉,召集总队党委反复研究后,决定“诱敌出动,聚而歼之”。


  12月28日,备好3天粮食的五团、六团和四团一营3000多名指战员开始行动,其中7个连的力量秘密埋伏在东方(今东方市东河镇)至新街(今属东方市八所镇)公路的两处100多米高的高地上。小股部队沿途骚扰敌军小据点,引诱他们深入埋伏圈。


  第二天拂晓时分,156师师长张志岳亲自出马,率领该师精干团468团和师直属警卫营约10多个连的兵力,沿着东河至新街公路两侧推进,另一部 分力量则从公路南侧的新宁坡驻地出发,与其主力会合。张志岳以为那里只有第五总队的五团,便张开大网,把五团死死围住。不料被第五总队出动的兵力迂回包 抄,三面夹击,张志岳部丢盔弃甲,好不狼狈,最终不得不转攻为守。


  据潘江汉生前回忆,更为激烈的战斗是在下午2时过后的追击战,潘江汉率部在东新公路新宁坡一带六七公里沿线全面出击,纷纷突入敌人阵地,包抄、袭击分散之敌,把敌人打得七零八落,阵脚大乱,士兵争相逃命,争相向公路西南方向溃逃。


  唐卓昌对记者说:“这一役,第五总队击伤了国民党156师师长张志岳,歼敌280多人,俘虏80多人,是琼崖纵队建立以来少见的大仗、恶仗,创造了以一个总队打垮敌人一个师的先例。”


  1950年3月,为策应第四野战军渡海大军在临高、澄迈沿海登陆作战,潘江汉还率领五总队占领儋县王五镇与国民党援军开展激烈的战斗。他们拖住国民党军,完成了策应渡海大军登陆的战斗任务。(记者 陈耿 通讯员 谢振安 李穗)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