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南海新闻 > 专家论佛 > 正文

麻天祥:人生的价值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麻天祥教授

 

  《吕氏春秋》说:“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日:去荆可矣。老聃闻之曰:去人可矣。故老聃为至公。”充分表现了人生境界的差异。前者是地域的、政治的;孔子可以说是伦理的;后者显然是终极的、艺术审美的,或者说是宗教的。


  因此可以把人生的追求分为五个层面:终极的、生理和心理的、伦理道德的、政治法律的,以及物质经济的。人的价值不单体现在物质创造和物质进步,更不是单纯的物质享受,根本的还在于对终极追求的精神。若无精神,即灵魂,那是行尸走肉,人类则无以进步,科学则无以发展,也就谈不上生命的价值。


  论及价值,总是要说有用还是无用,以“有用”衡量一切的价值。其实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更重要的还是要看“当用”不当用,这就是价值判断。包括科学一切在内的事物,都有其多方面的作用,即“有用”。比如火药,既可用于开采矿山,或者作烟花供人欣赏,亦可作大面积的杀戮武器,对人类构成生命的威肋,高科技既可改善人类生活的质量,亦可被犯罪分子用作贪污盗窃杀人的技术手段。这是社会生活的二律悖反。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法令滋彰,盗贼愈多”,甚至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就是这个意思。章太炎先生早就提出俱分进化的观点,明确指出,善亦进化,恶亦进化,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作恶的本领也随之增强。所以,正确的价值观念的确立和价值判断,对于保障社会和谐与进步,是比任何物质创造尤其重要。


  庄子讲逍遥、齐物,以此实现重生、全性保真的人生哲学。


  章太炎评论说:“齐物者,一往平等之谈,详其实义,非独等视有情,无所有劣。盖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乃合齐物之义。”也就是说,庄子说的平等,非世俗的平等,要求破除名相的执着,便可与天地、万物平等。其义有三:


  一是顺应自然。如庖丁解牛,以“无厚入于有间”,就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其二是与万物平等。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说,天地是我的棺椁,日月、星辰、万物为我赉送,何必另有厚葬?弟子说防备蝼蚁。庄子讲:“在天为鸟鸢,在地为蝼蚁,夺此予彼,何其偏也!”于是提出“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意思是说,用不公正,没有得到验证的的事物作衡量事物的标准,其结果还是不平、不公、不正。


  其三是忘我。即佛家说的破执。不计个人得失。他说: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意思就是说,不追逐名利,更不能触犯刑律和道德规范,要超越得失,保持良好的稳定心态,便可全生尽年。就可以做到“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与我并生”。


  邱处机见成吉思汗,回答其长生的要求说:只有“卫生之术”,而“无长生之药”,应当“外修阴德,内固精神,恤民保众,使天下怀安。”这是从政治上讲的。


  庄子、禅宗则是从心性学说谈生命哲学和生命价值的。所谓“放下即是”就是放下烦恼,放下杂念、放下名缰利锁。我们河南的大哲二程谈“座中有妓,心中无妓”的故事,显然是受了庄、禅的影响。


  云门文偃解释“十五以后道将一句”是“日日是好日”,于是有“春有百华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烦恼挂心头,即是人间好时节”流传甚广的诗句。能如此方能做到生不足恋,死不足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勇往直前,实现自我,成就功业。尤其对于现代文明社会,由于紧张的工作、生活,而造成的精神失落,更有矫治的作用。否则便是“贪看天上月,反失掌上珠”。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