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南海新闻 > 专家论佛 > 正文

麻天祥:从佛教思想谈禅悦人生

发布者:      来源:菩萨在线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麻天祥教授(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什么是禅悦呢?通常跟禅宗有关系,和我们的生活也有关。禅悦就是禅定以后的喜悦,而我们讲的禅悦就是要拿得起,放得下。佛教说“人生皆苦”,归根到底你的欲望太深,如何摆脱这种痛苦,这是佛教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摆脱了困扰和愚昧之后的洒脱就叫——禅悦人生。

 

  儒家也是这样强调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独善其身”就是“禅悦”。《庄子》说的更多,比如《朝三暮四》的故事,就是说名实未亏而喜怒无用,数目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你的心情。佛教则说随缘。无论是道家还是佛教,都追求这样的人生,特别是在非常大的压力下,尤其要珍惜现在所有,拿得起,放得下。这就是禅悦人生。

 

    因果思维

 

    因果是一种普遍思维。作为佛教来说,有其特定的思维方法,第一个就是“已作不失,未作不得。”因一旦形成,不结果就一定不会消失;因没有形成,一定不会结果。体现的是因果的必然性。

 

    第二个是自作自受因果的必然性,是佛家特有的思维,即要有条件,才能结果。什么时候成条件呢?那只有时间来说话了。有的人做好事不得好报,做坏事不得恶报。实际上是有“因”没有“缘”,就成不了“果”。只有因缘具足,才能成果,所谓因果的必然性必须孕育在偶然性的无限延长之中。

 

    佛教还有第三条原则,就是自作自受,因和果的关系一定表现在自己身上。又强调“无我”,强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载体,实际上就是“我”。

 

    一切因缘

 

    佛教认为因和果的必然性体现在缘上,有了“因”一定会有“果”,但有“果”是要具备条件的,必须要有“缘”。世界上事物的生成,主要是由条件决定的。比如种一个棉花籽,这是因,能否结成棉花?不一定,因为一定要有阳光、水分、土壤,这在西方哲学里就是要有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佛教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雷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简单地说,诸法因缘;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由因和缘生成的。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因缘而生,你说他有,他不是真生;你说他没有,也不对,因为他有。“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人们总觉得世界上的事都是执于一端的,所以才有了冲突。因为有了我,才有了你,因为有了你我,就有了冲突,有了冲突就有了烦恼,有了烦恼就有了痛苦,破除了烦恼就是幸福和快乐。

 

  梁启超说佛教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无我、我所。就是说没有我,没有主体,也没有我所在的环境,法无我,人无我。我们认为因果是必然的,但佛家认为,佛教因果的必然性体现在无限的偶然性之中,因此佛教的因果不是必然的,是偶然的。

 

  凡事随缘

 

  过去有人说佛教是怕死的哲学,道家是贪生的哲学。道教如果是贪生还可以理解,因为道教追求长生不死;佛教不是怕死,佛教追求的是当你面对生死时要表现出坦然,甚至要表现生死自如。“随缘”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强调对二元对立的超越。

 

  说一个儒家的故事:有两个人去歌伎院,他们叫大程和小程。大程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小程觉得不合适,心里很别扭。第二天他回到家里还是想不通,就问大程,昨天我们是否不应该去歌伎院,你还在那里手舞足蹈,丢了我们理学家的身份。但大程说:“昨天座中有伎,我心中无伎;今天书房无伎,你心中有伎。”意思是说昨天在歌伎院时,虽然座中有伎,但我没有当她存在,我心里面早就没有伎了;但今天回到家里你还在纠结呢!

 

  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里,一休在河边看到一个少女,少女穿的衣服很花,裙子很长,不能过河,一休就背她过去。他的徒弟就问,师傅,您不是说“男女授受不亲”吗?那你为什么背着一个年轻少女过河,还有肌肤之亲?一休说,背她对我没什么分别,我现在已经不背她了,你还记着?你还放不下?

 

  近代有一位和尙叫做禅絮,他体会佛学最深的就是:看破、放下、自在。如果你看不破,看不透,就无法放下。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家对中国文化全面渗透,中国文化也全面影响了佛教。佛教重铸了中华民族的人生哲学,强调人生是苦,更强调摆脱了这种苦,人生就是乐观。

 

  对人生来说,如何对待生和死是一个大命题。儒家重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道家重生;佛教超越生死。儒家的思想着重表现了一种气节、一种奉献的精神,所以重死;而道家是重生的,有人说是贪生,其实不是,道家是爱护生的一切。不要去追求名利,要保持自己的中道,保持自己超越的境界,这样才可以养生。道家从重生的角度谈这个问题,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关爱和珍惜。

 

  而佛家是超越生死的。生生死死无非就是缘聚、缘散、缘灭,更豁达地表现了坦然面对生死。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很多。西方的基督教在死亡前做忏悔,通过忏悔来实现心灵与神的合一。中国人也做法事超度,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生和死是缘生、缘灭的关系,保持自己的尊严,保持心态的超越。

 

  其次,佛教丰富了传统文化的理性思维。我们说到“空”的时候,“空”也是一种存在,是不同于“有”的一种存在,是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有”的存在不同的另外一种存在,我们只是把它叫做“空”。“空”不再是一种否定思维,不再是对任何事物的否定。

 

  第三,佛教陶冶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审美观念和情趣。山水画有着庄严祥和的美;人物画、壁画和石刻,静谧高远;而当你真正进入到一个寺院里,更能体会到庄严和神圣,体会到一种超越尘世的脱俗的美。除此以外,佛教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影响也相当深刻。

 

  世界上的一切学说,都是追求和平安定、和谐繁荣的,可是怎么去追求和谐繁荣呢?有人用暴力和杀戮去制止,佛教讲究用爱心、用和谐。现在城市的幸福指数不如农村,但城市收入比农村要高三倍;世界上城市幸福感最高的不是西欧国家,而是印度。最佳的生存环境不在外界,而需要我们反观内心。

 

  有一个国王总觉得自己很不幸福,各方面都有问题,朝政有问题,国际关系有问题,老百姓也怨声载道。他派大臣去问一个每天都很开心的农民:“你是不是很快乐?”农民说:“我很快乐。但我也有烦恼。我没鞋穿,就很烦恼,但后来我看到一个没脚的人,我就觉得自己很幸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是要拿得起,放得下;第二,要珍惜你自己所有的,不要老是跟别人攀比。这就是我要说的禅悦人生。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