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南海新闻 > 专家论佛 > 正文

孙昌武:道安对于中国佛教僧团建设的贡献

发布者:      来源:菩萨在线 

  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昌武教授(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佛陀等沙门师希望以社会之外的有利地位对社会之内施加影响……他们除了个人心的和平的目的之外,或者更可能还有与此基本相关的全人类社会幸福的目的,和一切生灵的幸福的更高目标。认为一切有情都像自己一样的众生平等的道德标准,既可以施之于在家人,也一样可以用于僧人……很清楚,佛陀的意向是向社会普遍宣传那种理想,作为对时代罪恶的解决方案,而不限制在僧团之内。

 

    这样,僧团在中国,比起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或势力已渐趋消泯的村社来,作为全新的社会组织,从一开始就形成了构成方式独特,又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力量。许理和又曾指出:

 

    公元四世纪,寺院的实际领导者几乎无一例外的是来自士大夫阶层的出家人;但大多数有教养的僧人来自于社会底层。这意味着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种新现象:作为印度传统一部分而传入中国的佛教出家修行的观念已经创造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在那里,中国中古时期严格的等级界限渐渐消失,出身不同的人均能从事智力活动。作为学术和文化中心的寺院,其形成与这种出家修行生活密切相关。

 

    佛教僧团这种社会组织作为“方外”团体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专制体制下乃是特异的存在。除了它自身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层面的巨大、重要的作为、作用之外,在社会生活中、在思想观念上也发挥重大影响。历代僧团里集中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其中不乏时代的精英。当社会政治动荡、战乱灾荒、改朝换代、少数民族入侵等剧烈社会动荡中,更有许多人出家逃禅。在和平年代,有些高僧为人们树立起“清净梵行”的榜样,僧团给人们提供了不同世俗的另一种社会关系和人生方式,寺院也成为人们寻求解脱、籍尉的场所。从一定意义说,中国僧团为历代文化发展提供了相当规模的生力军。它的存在给世俗文化建设、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无尽的资源和灵感。


    这样,中国僧团作为特异的社会组织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而道安作为僧团建设者,其功绩也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