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南海新闻 > 专家论佛 > 正文

魏建震:道安《佛说人本欲生经注》略论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经文:“亦知是从得出要,如有知”,道安注释:“出要,法句言得要生尽也。故七处曰欲能治能弃能度也。尽谛有四事,出要是其一也。凡六事皆曰知,行道谛之慧也。六事皆曰是,是六天已下下及人身识所依也。《七处三观经》一皆知五阴之一,而阴有六情也。一一皆知阴,阴有习三,四知阴尽行道。又曰:亦知色味,亦知色出要。此七处也。三观者,观身色、观五阴、观六情也。三观即七处之每第一阴入也。言以道谛、尽谛、苦出要谛,观阴人及乐而阴之也。五阴 盖经以五阴为五,习尽为七处,味、苦出要为三观。文小异大同身三经唯七处三观经有道谛,二经皆七事而已。然俱曰行道亦道谛也,皆曰知亦谛也。如至识知,或曰“如本知,知非谛何也?知观同义也。九九止即天身为观,地习天之习,天之身会灭,行道味乐天乐,天乐乐必有苦,能断天贪,可名活道,故曰出要也。皆四谛观,观九处也。所谓微而显、约而具也。十报单用阴习尽而止也。”在这里,道安将《佛说人本欲生经》与《七处三观经》中关于四谛中的苦谛、尽谛(即灭谛)、道谛与五蕴理论进行了比较,并阐发了自己对四谛、五阴理论的认识。这种阐发章旨的注疏,是研究道安佛教思想非常宝贵的材料。道安的章旨注释还可以与道安所作《人本欲生经序》道安关于此经经义以及自己关于十二因缘理论的论述结合参照,互为对证。方广锠先生指出:“《人本欲生经》是道安所撰诸多注疏中惟一流传至今的著作,对我们研究道安思想具有较大价值。” 利用《佛说人本欲生经注》中的章旨注和经序研究道安思想,还有许多工作可以深入开展。


  道安对《佛书人本欲生经》经文的注释,往往印证其它佛经以阐明经义。道安注中引用的佛经除了《七处三观经》之外,还有两处引用了法句经 ,一处引用了《十报经》。这种往往各种佛经相互参照整理佛经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当时佛经研究的水平,促进了佛教教理研究水平的提高,对佛教教义的普及与推广也具有重要意义。


  道安对《佛说人本欲生经》等众多经典的注释、研究,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在道安生活的时代,由于佛教传入我国不久,因此在佛经翻译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道安曾说:“佛之着教,真人发起。大行于外国。有自来矣,延及此土,当汉之末世,晋之盛德也。然方言殊音,文质从异,译胡为晋,出非一人。或善胡而质晋,或善晋而未备胡。众经皓然难以折中。”正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道安开始他的佛经注释与研究工作。他说:“窃不自量敢豫僧数,既荷佐化之名,何得素飡终日乎?辄以洒扫之余暇,注众经如左。”


  《佛说人本欲生经》是道安注释的较早的一部佛教经典,道安注释的底本是安世高所译。安世高是东汉末年著名佛经翻译家,也是我国最早的佛经翻译家之一。在安世高的时代,由于佛教传入中国不久,人本对佛经知识还比较缺乏,对佛经翻译还也没有多少经验。安世高翻译的经典以直译为主,“然世高出经,贵本不饰天竺古文。文通尚质,仓促卒寻之,时有不达。” 安世高《佛说人本欲生经》译本译出后,由于受当时翻译水平和佛教整体发展状况的限制,许多学者僧人没有办法了解其中深意。尽管道安称赞安世高译本“言古文悉,义妙理婉”,同时指出“睹其幽堂之美,阙庭之富者或寡矣” 。在这种背景下,道安注释《佛说人本欲生经》,无论是对该经的推广,还是对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后代人翻译该经的水平不断提高,不能不说他们都是以道安对该经的研究注释为基础的。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