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南海新闻 > 专家论佛 > 正文

李虎群:试析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理论的禅宗渊源

发布者:      来源:菩萨在线 

  中国佛法正统,自然要重禅观,不过不单是看话头的禅,要发达教义上的禅观,如天台的一心三观和贤首的法界观等;还要研究戒律和念诵,须多习经教,这样才能把中国佛法因此而复兴。


    太虚坚持认为中国佛教以禅观为正统、中国佛学复兴必在禅观,但不是门庭狭小、孤陋寡闻的禅,而是具有加持、闻慧及律仪、且融会诸种教门甚至日本、西藏乃至锡兰等地佛教殊胜之处的禅,这样的禅观才能稳固,禅宗才能复兴。


    太虚还梳理了中国僧寺的发展历程,指出元明以来,中国的僧寺主要分禅寺、讲寺、律寺、净寺、教寺等五种,后讲、律、净、教逐渐融于禅寺。受中国传统的宗法传承和家族世袭观念的影响,天下寺院承袭其宗派,往往恪守其宗,固守其业;其传承,大庙多为师徒相续,由前任住持僧以‘法卷’写明历代传承,开堂受戒,授予弟子,称为‘法徒’,遂称为“法派”;小庙往往自寺剃度、自寺传戒,师徒继承,遂称为“剃派”——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传法和寺院相依附、寺院财产师徒授受的丛林制度。到了清末民初,寺庙原来的十方丛林制度已经徒存形式,而替代以法派、剃派这两种传承方式了,这样形成的僧寺家产私有制和家族承袭制,使禅寺弊端丛生。所以,太虚非常关注僧伽制度的建设,认为中国僧寺的家族传承、寺产私有是佛教衰亡的一大病根:“若能医好此病症,中国之佛教乃可重振。”


    太虚对于禅宗学理和禅寺制度层面的反省,使他创建世界大同文化的思想始终和他倡导人生佛教的理论相表里,互相鼎持,互为促进,而其核心和支柱始终是中国佛学的典型代表——禅。他所标举的人生佛教理论已经在大陆港台等地发挥出了深远的影响,使传统佛教逐渐具备了现代形态 ;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所倡导的创建世界大同文化的思想也必然会引起世人的瞩目,从而从心灵深处化解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不安与冲突,以促进真正的和谐世界的来临。作为传统中国佛教慧命的禅宗,便会在佛教现代转化和世界新文化创建的交互演进中,于今日之中国乃至世界得以接续和发扬。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