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南海新闻 > 专家论佛 > 正文

冯金忠:唐人视阈下的六祖及其信仰圈的嬗变

发布者:      来源:菩萨在线 

  在南北禅对立斗争中,北宗神秀门人弟子也编造出一套传法谱系。开元二十四年(736)义福去世,严挺之在为义福撰写的碑文中提到大通禅师神秀为六祖,普寂和义福则为七祖。 张说在神秀去世后所撰《大通禅师碑铭》和净觉所撰《楞伽师资记》中也以神秀继承弘忍为第六代祖师。李邕《嵩岳寺碑》也强调弘忍传法于神秀,神秀又传于普寂,“秀钟于今和尚寂”。 据说,普寂临终时也曾明确地对弟子说:“吾受托先师,传兹密印,远自达摩菩萨导于可,可进于璨,璨钟于信,信传于忍,忍授于大通,大通贻于吾,今七叶矣”。 以上碑铭,均以神秀为五祖弘忍嫡传,为六祖。而在此之前,法如去世(698)后所立的《法如禅师行状》、杜朏《传法宝纪》则提出了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法如的六代传承的世系。这是另一种版本的北宗传法谱系。由于当时北宗有统治者的支持,具有官方背景,他们提出的神秀(或者说是法如)为六祖的说法是占主导地位的。


    在王维为慧能撰写碑文时,关于六祖之争,在佛教界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王维以慧能为六祖,主要是承用了神会的说法,因为他是受神会之托为其师撰写碑铭的。安史之乱后,由于神会在政治上的得势,慧能六祖的地位最终得到了朝廷官方的承认。柳宗元和刘禹锡以慧能为六祖主要是承袭了官方意识形态的观点。但他们以文坛旗手和官员的身份撰写碑文,客观上也为慧能禅法创造了舆论,营造了声势。


    以上,我们对慧能在唐代的接受史进行了一些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慧能生前一直在岭南传法,据说唐中宗、武则天等慕名召请,但终其一生未踏出岭南,故其信仰圈基本上限于岭南一带。当时流行的“南能北秀”的说法,正是对此的直接说明。慧能圆寂后,众弟子四处弘法,其影响在全国逐步播扬开来。特别是由于神会的努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慧能被钦定为六祖,取得了正统的地位,标志着慧能禅法完成了从山林到庙堂的转变。但在社会影响力方面,特别是在北方,包括两京地区还有很大不足,这是与慧能禅宗六祖、南禅创始人的地位很不相称的。故弟子徒众十分重视对慧能的宣传推介,邀请兵部侍郎宋鼎以及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等文坛巨擘为慧能撰写碑铭,在民众中普及和传播南禅,也使慧能作为禅宗六祖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至唐末五代禅宗分为五家七宗,在全国形成巨大规模,他们都奉达摩为初祖而突出慧能六祖的地位,至此慧能的地位最终得以巩固。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