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南海新闻 > 专家论佛 > 正文

黄绎勋:「牛头见四祖」公案初探─以《智门祚禅师语录》

发布者:      来源:菩萨在线 

  若从语言层次分析之,根据唐僧宗密(780–841)于其《圆觉经道场修证仪》所言,「地窄」与「天宽」是一句谚语,表达出天下难以容身的困境。  此谚语之用法亦可见于约与光祚同时期之禅师郢州芭蕉山继彻的上堂语中,芭蕉山继彻对弟子说:「若道得,有参学眼;若道不得,天宽地窄。」  光祚弟子雪窦亦有「天宽地窄太愁人」之语。

 
    因此,或许对光祚而言,未见四祖道信的牛头法融是「天宽地窄」的困境,见过四祖道信后,光祚将「天宽地窄」二词互换为「地窄天宽」,第二句虽在语义上并无「否定」或「反说」的意义,但是,笔者认为此二词互换的效果,表达出牛头法融见过四祖道信获得开悟后的改变,外境依旧,法融却已体悟了道信所说「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的境界。

 

    尽管现代学者认为道信与法融之间,是否真有师资授受的关系是很有问题的,唐宋之时的文人或禅僧对此说,却是毫无怀疑的。尤其是《景德传灯录》在法融的传记中说,四祖遥观气象,亲访法融于牛头山后,道信对法融说:「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今付于汝。」  二人师资授受的关系,于《景德传灯录》中被直述并确认。


    此外,由于《景德传灯录》形容法融入牛头山后,此「有百鸟衔华之异」之句,开启了后代禅师举唱「牛头未见四祖时」和「牛头见四祖后」差别之公案。本文以智门光祚《智门祚禅师语录》中,上堂对此「牛头见四祖」公案之评唱为例,透过智门光祚将「天宽地窄」二词互换为「地窄天宽」,笔者认为此公案之意义在于:牛头法融见过四祖道信获得开悟后的改变,虽然外境依旧,但是法融却已体悟了道信所说「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的境界。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