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南海新闻 > 专家论佛 > 正文

孙国柱:天然函昰禅师家园哲学的菩萨道精神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时代,与此同时,也遭遇了深刻的精神危机。其中,无家可归的漂泊感与无根感对我们的心灵存在冲击最为强烈。那么,家在哪里?还有家吗?没有家,我们如何生活?我们能否建造自己的另一种家园?这不仅是一个时代问题,而且是伴随我们人类命运始终的困境。在本文的写作中,笔者取材的即是天然函昰禅师采取了儒家生命形式,熔冶,佛教精神内容的家园模式。这一家园模式,从文化交涉的角度来讲,毫无疑问是超克了儒佛之争而后出现的生命结晶,同时也可以看出天然函昰禅师“亦儒亦禅”的精神质地在生命历程中的升华一一菩萨道精神的发扬。

 

  (一)天然函昰禅师家园哲学的提出

 

  从表面上看,佛教为了修行的方便实行了“出家”制度,不町能对“家”的概念有所探讨,而实际上,从精神自由的层面讲,佛教在解脱的意义上肯定了另一种“家”的存在,例如家珍、本地风光、返本还源等说法的提出,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点。而经历了千年儒佛会通的中国文化,在每一个中国人身卜-'儒耶,佛耶?早已经是水乳交融,难分难解。请看我们的主人公天然函昰禅师如何定义家园的:

 

  除夕,茶话。今夕除夕,天下人俱向家里度岁。惟我衲僧随寓而安,将谓无家可归,殊不知我衲僧以山河大地为家,以四生六道为家,以喜怒哀乐为家,以是非得失为家,以甘苦平险为家。虽论劫在途中而不离家含。云门大师云:会则途中受用,既在途中,作幺生受用?故知在在处处俱有到家消息。世人有父母妻子之家而非安乐长久之计,时节若到,聚散无常,悲欢相倚,虽暂时在家而恒居途路。虽然以道俗相较,固有如是便宜,若我衲僧到得在处为家.脚跟安稳亦知,还更有长处幺?良久云:明朝又是新年月,今夜且看人送万。

 

  天然函昰禅师的说法使我们看出…‘个禅者对家园感的特殊追求,它是一种精神的境界,一种解脱了的生活方式。家园对于一个人的存在意义,不仅仅是物质的载体,而是精神的超越。在卜述丈本巾,出家了的天然函昰禅师竟然对家给出了五种定义一一不仅山河大地是家,四生六道是家,而且喜怒哀乐、是非得火、廿苫平险等世间万象都可以成为安居的所在。这真是“冬天去人间人爱中取暖,夏人去佛法中乘凉’了。与此同叫,我们还可以看到,除夕,作为一个世俗的节目,在天然函昰禅师的作略里,正好成为教化的绝妙契机一一圣凡互渗,真俗交融,更透呈现出“法界众生一体”其乐融融的氛围,在在处处俱有到家消息。

 

  其实,在明清禅林,以家舍解释修行并给出定义的大有人在,例如:

 

  参学人唤安身立命处,权名家含。正谓其能内脱身心,外遗世界。毫发不蹲,窠臼大段,以清风为舍,明月为家。

 

  寓中除夕示众:光阴四序急相催,薄雪冻开几树梅。惆怅年穷岁尽际,家乡咫尺不知回。盖缘世路奔驰,似日月循环一样,直到腊月三十日始得一场合煞。更有贪途忘返,白首空嗟。惟我衲僧,又且不然,遇缘即住,到处为家。

 

  者“以清风微舍,明月为家”就不令人奇怪了。在上述除夕茶话中,天然函昰禅师引用关于“家舍不离途中,途中不离家舍”的公案,最早由镇州临济慧照禅师提出。

 

  上堂云:有一人论劫,在途中不离家舍。有一人离家含不在途中,那个合受人天供养?便下座。

 

  从临济禅师起,至明清禅林,中华文明的河流激荡了千百年,有激荡,更有融合。无论是家舍,或者途中,这两种生活情境的象征物,实际上都是一种隐喻(metaphor)。在天然函昰禅师的注疏中,甚至还有涅檗家或者生死家的说法,实际上,不一不异,无二无别。这真是:

 

  十方诸佛在众生生死里涅盘而众生不觉不知,六道众生在诸佛涅盘里生死而诸佛共见共闻,故知生死是涅盘家生死,涅盘是生死家涅盘。而生死自生死,涅盘自涅盘,不隔毫厘。远若霄坏,祗如老僧与诸人即今是生死,是涅盘。易分雪里粉,难辨黑中煤。……会么?。 如何解读这种言说背后的生命旨趣,更需同情之了解。下面就让我们开始追寻天然函昰禅师的朝圣之旅吧。

 

  (二)天然函昰禅师家园模式中的生命结构

 

  天然函昰禅师早年预动“逃禅”,  选官不如选佛,由儒入释,构成了一生行迹的基本脉络。“学道不辞违世早”的天然函昰禅师,在牛命的暮年虽然深感“百年前后事荒唐,业运常迂智者伤”,却达天委命,安贫乐道,“他时闻道堪朝夕,灵鹫尼山两不妨。”。正是这“他时闻道堪朝夕,灵鹫尼山两不妨”,可谓天然函昰禅师“亦儒亦禅”,游戏三昧最为凝练的写照了一一木樨香处吾无隐,大事何曾负孔门。下面,我们具体分析家园模式在天然函昰禅师生命中世出世间矛盾的体现,同时在这一矛盾的解决过程中,我们更为关注其衣食住行等尘活世界巾的种种作略,以期揭示出这种禅者家园模式的普世意味和典范作用。可以确定的是,出家与在家是有一定冲突的,同时对于一位出家的禅者来讲,仍旧有着衣食住行的生活。那么一个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禅者如何处理修行与度化,自我与众生之间的关系就成了重中之重,这些构成了一位禅者世出世间的基本矛盾。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在天然函昰禅师生命结构中如何恒顺与调解这种矛盾的吧。

 

  平心而论,世出世间都应该为自己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在。出家之人往往为自己找到另外一种解脱意义上的精神父母。古德有云“父母之生身,大丈夫三字也。”’归家尽是儿孙事,祖父从来不出门,正是因为“有情无情,物物俱有祖父”,才有这刀斧斫不开的,“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的本分福报。为此精神父母,为此本来面目,在修行的要求面前,离欲绝情是必要的步骤了。我们的主人公天然函昰禅师开示到:

 

  生死事大,我出家儿既弃了家缘眷属,富贵功名,向没滋味处无急得急,恁般咬嚼。还要图名闻利养么?当知师家与学人须各具正眼,始不互相钝置错过一生。

 

  这大概就是天然函昰禅师所说的,“学道先须远俗情,不求安逸不求名。尘中能具超尘想,岁久年深累渐轻。”事实上,天然函昰禅师在一些场合确实对家庭国家以及内在价值系统孝悌忠良有所解构。毕竟,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有条件的,是有“我”的,因为终究是有待的。若是我们执着了,或者依赖了,难免造成很多的痛苦。这真是“国久无真忠,忠者多见戮。家久无真孝,孝者先无禄。”。此种论调乃愤激之词,尽管在此,我们的主人公标示的离欲绝情,仅仅是修道的方便。佛教视域中对世俗情爱,人伦交际的看法究竟为何?在下文的分析中或许能够给出某种答案。

 

  天然函昰禅师不仅自己享受着法乐,而且欲成佛者,先度父母。于是乎,我们看到天然函昰禅师一家先后批缁入道,成为岭南佛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是令人赞口义的大事因缘。天然函昰禅师过汀州道时曾创作了两首诗歌,彼时的天然函昰禅师,思念起自己的父母,真是悲欣交集。这五味杂陈的感受中,既有无生法忍层面“还家本是儿孙事,祖父元来不出门”的喜悦,住人性伦常方面,却又难免“空劳慈母频招手,荡子回头不顾家”的愧疚与牵挂。。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如是,与志同道合者亦然。在《示妙峰禅人》中,天然函昰禅师写到“五十年来亲复疏,于今特地忽逢渠。还家莫讶途中事,惊喜停时识旧庐。”“有什么能够比达到彼岸更令人新奇激动的呢?在另外一些场合,天然函昰禅师抒发了与同道中人结缘的法喜充满之情,“夙世曾将今世盟,从来难弟自难兄。无生有话大家事,正好团圆洽道情。”可见,无论是“人间犹父子,世外得亲朋”的喜悦“,还是不能克尽孝道的歉疚,郜向我们诉说着一个道理一一准说人情与佛性不能够对话?准说生死与涅稀不能够沟通?

 

  慧能人师云“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同样的道理,出家亦是为了修行的方便而已,出家与住家在根本上不存在矛盾冲突。天然函昰禅师在《谢毓和母七_卜初度求题小影》一诗中表达了这种世出世问无二无别的殊胜道理。

 

  谢母雅好道,七十志弥坚。不以福胜慧,火中生红莲。又有子若孙,在俗而行禅。锡类摄同事,所交皆圣贤。颂祝匪无物,重以法供先。殷勤乞我磺,以当仁者言。天地不称寿,大寿浯默边。非数量所拘,得之实有缘。努力须及时,释迦岂自然。至哉真实相,普现群生前。

 

  在俗而行禅,火中生红莲。好道的谢母,俨然维摩诘在世。父母之道如是,夫妻之间的关系亦可共成道侣。在《寄示沈南宫税课二首》中,天然函昰禅师赞叹道:


夫妻共种率陀因,天上莲花色正新。更嘱殷勤自回向,庄严心地岂由人。

谁云在俗难修道,何肉周妻总旧因。且看目前生计足,黄金重种法庭春。

 

  无论是家庭伦常,还是朋友道侣,在一个禅者的视域中都是心心相印的机缘。《杨睹者居士引其子来参二首》巧妙地描述了这种殊胜的场景。

 

缁素从来一道存,

父子同参事亦奇,

异同黑白但名言。

欣逢恰在睹星时。

木樨香处吾无隐,

一堂冷淡僧和俗,

大事何曾负孔门。

面面相看知未知。

 

 

  世出世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生与无生的关系。天然函昰禅师在一些场合即开示了此殊胜法理。妙峰禅师五十一岁时,适值乘船放生日,湛子乞作寿言,天然函昰禅师赠诗一一“但愿年年护此生,无生即住生中得。”而住歌颂普贤菩萨时,亦有明言“心本无生未现生,示现之中无有我”,此类诗文深得无生法忍之精髓。有道是天地之大德日生,“无生即在生中得”,天地之心,于是乎得矣。道是无生却有生,莫被无生两字瞒,否则这无生就真的是了无生机了。


会得日用事无别,

治生产业不相违,

何妨嫁女叉婚男。

湖海江山直捷时。

请看直下团圆处.

尽道长安风物盛,

莫被无生两字瞒。

不知身已在皇畿。

 

  天然函昰禅师在《示翁子郑居士二首》中的说法,向我们揭示了人间佛教的新境界。在中国大乘佛教中,有“道在日用”的良好传统,在此天然函昰禅师亦将佛教提供给众生的圆满放在了一切治生产业之中,与生活打成一片,极乐净土究竟存在于何处倒是第二义的了,“请看直卜团圆处”,长安风物正相宜,太平世界的景象就在目前。这种“会得日用事无别,何妨嫁女又婚男”的精神难道不是人间佛教精神的最好注脚吗?再进一步讲,长安风物,身在皇畿,大有陶渊明自谓羲皇上人的风味。

 

  职是之故,天然函昰禅师“既登彼岸舍舟楫,还入轮回度众生”,恒顺众生,行诸佛道,不仅没有破坏世谛流转,相反还从更高层面成就了世间的种种河沙梦功德。

 

  在和陶诗《不饮酒》第八首中,天然函昰禅师写道“计食岂不耕,计衣岂不织。……耒耜良苦辛,将以解微识。……此语寄世间,各各当努力。”’存这首诗歌里,天然函昰禅师不仪肯定了“细氓营一家,君子匡王国”的世俗行为,而且积极赞扬了“计食岂不耕,计衣岂不织”农禅精神,可谓深得佛陀遗教八正道的精髓。下面一则资料更可以证实笔者的论断大众,见五老居士做了一生佳公子,做了一生贤缙绅,居乡清白,德被里闾,处家仁孝,慈惠子弟。但祗么见得,犹是世间相。不祗么见得,世间相出世间相遂成两橛。且合作么生?卓拄杖云。若在者一下透彻根源,许你会得见五老居士本命元辰,着落天上人间,随意自在,总无第二人,第二法。虽然,祗如资荐一句又作么生道。卓拄杖一下云。顶门开了还教瞎,为圣为凡绝是非。

 

  在经过道是无情却有情的佛法洗礼后,禅者的身心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圣凡之间的差别被泯灭了,天上人间,尽是本命元辰,这世问相出世间相又怎么能够打成两橛。从禅者境界的角度来讲,和光同尘,第一佛法,与众生同休戚共忧乐,结成了同命连枝之关系,满街都是圣人。

 

  不过,虽然世出世间无二无别,但是我们的主人公还是选择了出家,这种行为又如何理解呢?当圣凡真俗相遇,天然函昰禅师在《书龚德瞻扇头》一诗中说,“同在五行中,各自有陶冶。君示有室家,我固乐山野”,天然函昰禅师明确地给出了“愿君终解脱,共休乎般若”的答案。。从这首诗歌中可以看出,对世事的悲观预见固然是促使天然函昰禅师预动“逃禅”的诱因,但是这种披缁的行为更应该看成是为了寻求安身立命的内在抉择。

 

  承上所述,我们梳理了天然函昰禅师对世出世间关系的看法。下面我们进一一步探索生活日用在天然函昰禅师家园模式中的表现。有道是“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所谓的生活日用,简单地说来,不过衣食住行而已。出家了的天然函昰禅师也不可能脱离这种基本的生活形式,那么我1fJ的主人公是如何处理这种生活日用的呢?为了更好地进入天然函昰禅师的精神境界,我们更主要地关注“饥来吃饭,困来打眠”两大面向。

 

  明末清初,山河破碎,逐鹿中原者征战杀伐,致使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山门缺乏粮食乃是常有之事。天然函昰禅师亦遭受陈蔡之厄,诗作中不乏乞米的记载。“为问松花曾几树,法轮未转钵先携,”。可见,,饥饿的威胁甚至妨碍了正常的弘法事业,其严重程度可见一斑。不过,安贫乐道的天然函昰禅师亦没有放过这种开示弘法的机缘。

 

  发化主。小参。今夏结制缺少资粮,堂司书记为众乞米,山僧甚喜。何以大众聚在一处,日间托钵,元是佛制。即结夏禁足,亦为古道。此行万万少不得,独大众安居。如何单烦两公。山僧有一句话,堪为大众解嘲。家中稳坐底人途中受用,途中得力底人家中稳坐。若道是一,如何庵里人不知庵外事?若道是二,尽十方世界要总不离者里。

 

  由于缺少资粮,佛门结夏的常制都几乎无法维持了,天然函昰禅师还是意气风发地鼓励大众,尽十方世界要总不离这里。不过,解嘲话语流露的乐观,还足令人辛酸。下面一首乞米偈,则令人不忍卒读了,。“忍饥修道世间稀,但愿知音莫掩扉。或者忽逢甘贽老,满船带得月明归。”这首偈语既有自我鼓励的期许,也有略带苦涩的洒脱。我仿佛看到在幽幽地月光下,个清瘦的老人身影回来了,这个时候,我们甚至无法确证,老人奔波’天,是不足还在受着饥饿的逼迫?幸好天然禅师有个固穷法,可以超然物外。任《固穷吟三首》中,天然函昰禅师吟咏到“:

 

近来有个固穷法,

须信出门便是草,

只是堆堆不着忙。

端居蓬岛控遐荒。

闻说栖贤无米爨,

饶他丰俭终当尽,

但教伸手向村坊。

尧舜垂裳帝力忘。

 

  修行到老空余我,我是人间倔强僧。水草东西随分过,不干名利日腾腾。

 

   “固穷公案”米源于《论语·卫灵公》。话说孔子在陈绝粮,当时“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无法理解这种穷通的命运,气冲冲地问孔夫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简洁明快地回答:“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说道底,这种固穷法既有禅者的安贫乐道精神,也有儒家君子坚持节操的风范。人生在世,总不能一帆风顺,因为苦痛与逼迫就足人生的实相,这足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但是如何面对这种逆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呢?

 

  在乱世衰年,岭南佛门不仅有乞米的传说,亦有化米的故事。在《瞎堂诗集》中有这样的记载。

 

  庐山有山叟,弗与王侯友。晚年居庐山,一路植榆柳。两年柳叶长,相将荫南亩。荫多稻苗稀,年荒岂柳咎。风雨非不时,苗虫酷天狗。去年工食繁,麦粥苦已久。今岁秋无收,遑以恤其后。有衲辞出山,所欲给众口。众口诚待哺,志操非可苟。元亮频扣门,礼义看授受。饥饱信当时.平生安足负。

 

  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是非常清楚明白的了,我们的主人公虽然不厌贫,但是平时却自力更生,以农禅自给,不怨天不尤人,遇到灾荒,需要外出化缘则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砥砺自己,谋道不谋食,“众口诚待哺,志操非可苟”。

 

  有道是佛门规矩大,在一般情况下被我们忽略的小米粒,在禅者那里却有着非同寻常的修行意义一一“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天然函昰禅帅另外一则《乞米》为我们展示了这种修为,“食饭须知来处,布施须看受处。一施一受分明,成佛作祖公据。”。施主的一粒米,竟然成了成佛作祖的公据,其意义可谓重大矣。

 

  禅林中并非总是清淡与苦涩,也有轻松与诙谐。有一次天然函昰禅师借用暹罗米的事情,直接勘验僧人,场景如下:

 

  食粥次。师语饭头云:“今日粥不好食。”一僧云:“暹罗米。”师云:“既是广州人,为甚么却吃暹罗米?”僧云:“施主送来。”师乃笑顾众僧云:“且道者僧会不会。”‘但是禅林中不仅有“暹罗米”,还有被人广为传颂的“庐陵米价”。试看天然函昰禅师的开示,“从上来事诸佛无开口处,岂更有指示于人。历代祖师。天下善知识横说竖说,祗是发挥者个道理。”

 

  昨日有人从岭上来,不得五羊信。江淮一带四五十文一斗粟。饭袋子,还有向庐山死灰里爆出么?现前一众幸无枝叶,九十日内老僧不教你参禅,不教你学道,祗要你二时粥饭不咬破一粒米,堂里堂外,往来出入,不蹋着一寸土。张眼不见色,人不唤你作瞎汉。侧耳不闻声,人不唤你作聋汉。已后天下无奈你何。还肯么?

 

  二时粥饭不咬破一粒米时应该如何下口呢?正是在这种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中,一个遁入空门的禅者“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逐渐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实际地感受,逐渐对自己的生命有了真切的把握,“行无行,言无言”,将活泼泼的修行展开,在生活世界打成一片,终日吃饭,但是二时粥饭却不曾不咬破一粒米,试问这样的自由究竟是一种样子的自由呢?

 

  下面再让我们看看天然函昰禅师有睡眠哲学面向的夜禅说。在《望归人_二首》一诗中,天然雨罡禅师云:“客心久已降,节序无后先。市井归人忙,对之如夜禅。”’同样的,夜禅的说法还见于《酬客》:日入群动息,连床同夜禅。。对于这种夜禅说,天然函昰禅师自况云:我有懒瓒计,放足且随缘。觉来日已高,此诀不可传。

 

  夜禅说,虽是禅门修行模式,却可以上承孟子的夜气说,“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可坐而致也。”。细致说来,禅者用功办道是大不容易的事情。不仅白曰里精进,夜晚更不可以放逸,二六时中,念念无住。从哲学上考察作家的夜禅说,这其中不仅包含了修行上的努力精进,而且还包含了保任层面上的睡眠解脱,这两大层面构成了夜禅说的“通乎昼夜之道”。

 

  我们无法身临其境看到天然函昰和尚在暗夜中参禅打坐的情形,我们更无法穿越时空去咨询天然函昰和尚夜禅说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天然函昰禅师的诗文,给我们提供了摸索从“迹”到“所以迹”的契机。无论是“遄心一往凭谁问”,还是“遐心一往成宵旦”,春夏秋冬中的天然函昰和尚,更加增强了我们探索关于春夏秋冬中的天然函昰和尚有关夜禅说的秘密。。天然函昰和尚饱经世事沧桑,亦是坐禅高手,对夜晚的体验甚深,这种体验中既有“未来人事应难料,松涛溪管羡高眠”的记忆,也有因为“心闲每恐入诗魔”而“梧桐新月难成寐”的经历,当然也有“无心还似今宵月,照见三千与大千”的禅定境界。’可见,温柔的夜色,不仅排遣了天然函昰和尚内心郁积的忧伤,“细观物理多宵旦,恩怨何妨两息机”,‘旧事不堪更提起,生涯只在日高眠”,与此同时也提供给了天然函昰和尚“行仁扰扰人非昔,流水涓涓夜稳眠”的机会’。最为重要的是,这夜晚启发了我们的主人公天然函昰和尚“觉知不及谋,一息成古今”的觉悟因缘。。总而言之,在《放言》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令人欣慰的诗句。

 

  饥饱寒温总听天,生来不乞半文钱。非关性僻偏甘淡,只是人前耻受怜。心里无求堪作佛。世问有欲岂能仙。从他嗔怪从他爱,我自堆堆白昼眠。

 

  那么,在漫漫长夜中,天然函昰和尚的是如何修行的呢?幸好在语录中有三则《警夜》,实在是难得的珍品。《初夜》品指出坐禅的下手处在于万缘既去,慎莫追寻。在《中夜》品中,天然函昰禅师开示到,系念观空,等诸散乱,意思是说要一心办道,对自己散乱的心意有平等的观照,如实则十方坐断,一念万年,才有脱落桶底的机缘。在《后夜》品中记载要一念不生,灵光独耀一一坐候钟声,孤迥迥地。后念不续,当处圆明。”关于初中后夜的说法,天然和尚语录文本中有明确的学理化开示。“祗是个烜赫虚空,何处安眼耳鼻舌身意?”天然函昰禅师认为八识一刀可矣,如是大总持门,接应事物,如镜里像。不过这种文殊普贤境界,唯证方知。而且“古今大人数十年初中后夜始得个相似,后学初机可不怛惕”。”这种修行过程和方法的说明,是有真参实证的功夫在内的。在有关记载中,“师尝究理而坐,十七昼夜不合眼,以为必识尽功忘,自然合他古辙,始得任心自在。后参黄岩,因阅华严,所得都亡,其绝情过量之智已于无量佛所培养,岂特三二十年而己?”。后来这种修行的体验记载在《楞严经直指》中,“欲知自心现量,摄受及摄受者妄想境界。当离愦闹睡眠,初中后夜,常自觉悟,即觉悟自心也。自心现量,静处易觉也。”。昼夜不合眼的修行,方有命根断后通乎昼夜的自由。可见修行之大不易。再进一步讲,平日里大家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要想真正享受一次睡眠,还要真正懂得我们自己的生命,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才能配享这种幸福。

 

  夜禅说,不仅是具有精进修行意义的实践法门,更是“明头合,暗头也合”的生命境界。这一生命境界,内在地包含着寤寐宵旦,睡梦觉醒等文化哲学元素。职是之故,笔者更为关注夜禅说与梦寐的关系,而将其诠释为睡眠哲学。睡眠,住印度佛教中属于有漏法,是生命的缠盖结使,甚至是烦恼的异名。在中国,庄子认为真人其寝无梦。与此相类似,佛教认为达到阿那含果的罗汉亦能够于过未现在色相起有无见分别过恶,随眠不起,永舍诸结,更不还来。天然函昰和尚亦有断梦的修行体验,“独立荒烟白。不惊寒膈群。秪因春梦断,夜夜但空闻。”。这可以为我们窥测其生命境界提供证据。

 

  一日饮问:日间浩浩时,还作得主么?师云:作得主。又问:睡梦中作得主么?师云:作得主。又问:正睡着时,无梦无想,无见无闻。主在甚么处?师无语。钦嘱日:从今日去,也不要汝学佛学法,也不要汝穷古穷今。但只饥来吃饭,困来打眠。境眠觉来,却抖擞精神。我遮一觉,主人公毕竟在甚么处安身立命?。 住此,吃饭吃的香,睡觉睡的好,竟然成了检验修行的指标了。事实上正是如此,天然函昰禅师曾作诗云“万古云霄高着眼,千峰林木独成眠,”。句下天然函昰和尚自注云:是如来入空三昧时节。倘若平日胸次间未免疑滞,且作么生坐卧困眠?要想在生活世界得此受用,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你若在者里下得那一刀,便能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念,直得自由自在,荡荡无碍。于今人却道圣边事拈过一边,直教他在目前声色里倒卧横眠始得。”’大下本尢事,庸人自扰之。“八识一刀”,何其爽快利落。小参。……祗是你诸人自为缠缚。若在者里悟得,直是自由自在。日日在炬赫虚空里坐卧.日日在烜赫虚空里困眠,千圣出头也要觅你踪迹不得,自己亦复不知。大众。即今幸自可怜生.终日埋头有何用。悬崖撒手自圆成,起来正好闲打哄。呵呵呵。……十字街头相逢却在三十三天上道故。

 

  灵山一会,俨然未散。这“恒眠倒卧称闲情”的时节,“出头天上偷弹指,劫外安身谁与评”,。“人人古佛,步步通玄。但要汝行便行,住便住,坐便坐,卧便卧。语默动静,俯仰折旋。总莫解会,更不安排。”那鼻直眉横,眼深口阔的有福之人,“十方诸佛与汝把手同行,汝开眼也观音恭承,举念也普贤祗候。伸手触翻文殊,举足踢倒弥勒,惊起东海龙王呵呵大笑。”’要问这“饥来吃饭,困来打眠”有这么难么?看看天然函昰和尚一生的行状即知。历来反对“门庭施设,子孙庙堂”的天然函昰和尚,经历了人世无数的贫苦疾病,生离死别之后,不改云水之性,常留护生之心,俯仰白云,周遭黄叶,“修短安危总由天,到处相逢说入廛”,终于找到了生命停泊港湾。“天下何人能稳坐,山中无事但高眠”。此句下面有一行自注,“稳坐高眠,须是老汉始得,不然,跏趺伸脚,还要打妄想哩”。自得之情,跃然纸上。在另外~一首,“日来渐得眠中趣,不信灵山直到今”的天然函昰和尚则给法众徒从提出了生活挑战一一大家试每日三觉看。

 

  打成一片的天然函昰禅师,穿衣吃饭,坐卧打眠,都不离这个。这种生活状态让我们想起天然函昰禅师题室中右壁《可以终隐》的格言。内无系念,外无长物。一瓶一钵,一杖一笠。要行便行,要住便住。无愧古人,无欺后嗣。慎乃典型,永垂来祀。

 

  “近学维摩空一室,还同鲁祖坐三春。”经历人世太多悲欢离合的天然函昰和尚“艰难客路谁能久,冷暖人情我已安”,。终于获得了休乎般若的法喜,感受到存在的安乐性一一宠去辱来看欲尽,刹尘何似太虚宽。。“生米业运满应除,幸托龙天得退居”。’贫富穷通欲何如?梦绕几生,紫霄冷寒。坐断千峰,自笑懒残。天然函昰禅师曾创作《放言》六首,表达了自己世出世间“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幸福感受。下面我们仅择其三首,管窥风貌。

 

    从来住处难如意,

淼.屋外蔬畦霁色葱。

    富来架屋连云栈,

贩.木取花园劝助修。

    入山五日辞归省,

种。灌取秋葵待客过。

 

四十年居大众中。今日退闲犹我造,小楼高出与山同。窗问湖水寒光

只有一般堪笑煞,或时富贵或时穷。

转眼春粮不夏谋。佛殿勉装过岁易,工钱赊落待谁酬。竹鏖鹤岭知谁

活计随时穷则变,人生何用苦营求。

尘异人疑岂有他。炮药莫贪银罐好,典衣休惜子钱多。移将野果当窗

百事到来终做去,住山须是老头陀。。

 

  吃得了苦,享得了福的天然函昰禅师,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什么样子的文字呢?请看:

 

  潦倒雪岩日恫然,听泉时枕石头眠。且非有意逃人世,那得闲情结俗缘。盖代勋名都是梦,大家生死倩谁肩。年来老大心须歇,百劫光辉在目前。’

 

   “年来老大心须歇,百劫光辉在目前”这句话充满法喜受用,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历尽艰辛始自由的自豪。不过,细细品味此诗,还有自我盖棺论定的意味一一且非有意逃人世,哪得闲情结俗缘。佛陀为一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所谓化缘之缘即此耳。解脱生死的天然函昰禅师,不是自了汉,更非缘起佛,在法界众生一体的博爱情怀中还殷切关注着一一大家生死倩谁肩?

 

  (三)天然函昰禅师家园哲学的菩萨道精神

 

  上文已经简略梳理了天然函昰禅师家园模式的生命结构,无论是主人公对世出世间关系的理解,还是对生活日用的安排,我们都已经有所了解。下面更应该关注这种生命结构背后的菩萨道精神。

 

  家园感,实际上是一个人可以随时随地浮现的感受。天然函昰禅师作为出家人亦是如此。从禅宗解脱的意义上来说,返本还源便是家,这是最为幸福的事情之一了。而天然函昰禅师的家园哲学还体现着宝贵的菩萨道精神。菩萨道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不住涅巢,不舍众生的无穷行愿。实际上,这是明末清初岭南佛门天然一系的普遍特征。‘明白乎此,我们才能了解天然函昰禅师的说法:“你若向明照上除见泯相,纵饶磨治到尽头处,亦只成得个缘起佛。所以网觉云,乃至证于如来清净涅盘,犹为我相。”。证于如来清净涅巢尚且认为有我,可见不住涅檗的心志之所住了。有道是“处处无家处处家”,对于我们的主人公来讲,家园的意义亦有着复杂的面向。

 

  在道衰法败,山河破碎的时代,“浩劫江山足战场”,若是“乾坤有地藏痴拙”,“白云归处是家乡”,能够有这种因缘实在是足够殊胜的了。下面这首《初春避客归龙》反映了天然函昰禅师“随处做主,立地皆真”的现实受用。一个闲身处处家,错将云影作梅花。数声山色回春梦,坐对松窗爱晚霞。曲水寻源山径赊,路逢绝处有桑麻。野人住在最高顶,树里孤烟便是家。

 

  不过,在时节因缘的逼迫下,并不是在任何时地天然函昰禅师都能圆满如意。现实中的天然函昰禅师在一些时候的感受是无家可归,漂泊无依。在《与袁特丘一子将之匡庐》一文中,天然函昰禅师写到:

 

  梧桐叶坠噪栖鸦,楚客逢僧话转赊。云外峡桥犹有路,烟中霜树已无家。远公林下风初动,王粲楼头目未斜。信我定宽陶今酒,何年丹壑醉流霞。

 

  如果说上面这首涛歌还有希望,充满乐观的话,下面这首《夏日书怀》就有悲伤的意味

 

  云里无家何处归,平生踪迹尚依依。休心阅世机常钝,拙算投林愿亦违。入梦青山一榻稳,逢人丹荔半餐肥。乱离不作终朝计,潦倒浓荫暂解衣。

 

  存一些诗歌中,天然函昰禅师还表达了自己的落寞心情,例如存《滕王阁五首和足两韵》其一云:

 

  高怀年少独登楼,纵是无家亦乍愁。四望云山忘作客,一闻鸿雁暗惊秋。芦花宿月沉沙渚,羌笛因风满鹭洲。天地自来虚橐钥,不堪人事日悠悠。

 

  有家也好,无家也罢,“无家终作客,有钵未曾贫”。的天然函昰禅师,有“匡山不可到,到者即宜家”的知足常乐,也有“既来之,则安之”的生活智慧’,对于家的种种复杂感受更多地与个人际遇时代命运紧紧相连。在相当多的唱和,天然函昰禅师关心民生苦乐,下面一则诗歌《诏复滨海迂民故业三首》即为典型。天然函昰禅师惊闻朝廷松弛海禁,滨海百姓终于可以开展海上贸易了,大有杜甫当年漫卷诗书兴欲狂的样子,“余生便是承恩,后死弥深设虑时”,这真是“不堪悲处还成喜”了。请看其中一首:

    死生谁复问身名,尚在忻檬怆倍生。妻子流离今已过,家园存殁眼前成。辞巢社燕先秋恨,泪血啼鹃薄暮情。天道好还凭未得,人心将作感恩平。

还有一首诗歌亦表达了同样的忧戚民生之情。

 

  日日扶筇望海涯,目前生计祗些些。一泓潦隔平田阔,千树松排东岭狭。山外不知何处岸,云中依旧野人家。闲过木桥询老叟,今年丰稔少嘘嗟。

 

  上面的诗歌鲜明地体现了天然函昰禅师“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菩萨心肠。在实际生活中,天然函昰禅师亦常以菩萨道精神的典型普贤行愿和观世音的随声救苦精神与徒众相期许。在《壬辰元旦》一诗中:

 

  山门瑞气入初年,龙象齐瞻古殿前。曙色渐回春树影,云衣常带篆炉烟。依微村岸行人少,寂寞川原归雁连。举额但祈戎马息,林泉无事日安禅。

 

  有道是“英雄是邪物”,只要国泰安宁,何必建功立业。作为遗民僧精神领袖的天然函昰禅师,“俯仰只今吾老矣,兴酣长啸上高台”’,举额但祈戎马息,林泉无事日安禅,再也没有比天下的黎民百姓安居乐业更为幸福的事情了。我们的主人公在晚年吟咏到,“我病偷闲且听大,天教老汉乐余年。支持大厦先一木,信植同行有普贤。”所谓普贤者,无穷行愿是也。‘‘雷峰,道者也。欲与雷峰前后左右之信雷峰者,若缁若素,将日进乎道也。”。

 

 

  总而言之,从一定角度讲,世间法即不了义的佛法而己,舍世间法别无佛法。“出家儿弃,家缘眷属”,不是走向了人情的背反,而是从“相忘于江湖”的高度创造了另外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圆满。于是乎,天然函昰禅师在这种精神的照耀下,天然函屠禅师终于冲破民族之仇,国家之恨的狭隘界限,等爱众生,犹如一子,面对世事更迂,沧桑变幻,对战火中的苍茫大地发山了“若教八万四千岁,地角天涯好弟兄”的由衷期许与美好祝愿。

 

  可以这么说,天然函昰神师不仅圆成了家庭的缘起意义,而且开通了家庭与众生国土的分际,根除了家庭的私有属性,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天下一家。明白乎此,我们方能够窥测天然函昰禅师在化度众生中的种种游戏作略。诚如有关学者的研究所云,东方哲学的道德价值和真理标准,其表达形式之一,即是“不离日用行常内,直到先天未画前。”天然函昰禅师家园哲学的日用品格亦是如此。‘于是乎,“任心所拟,随缘即宗。无有是非,亦无无是非之量,是如来法。”。这个时节,随所行处恒安乐,与四圣六凡同住无量寿海,此时此刻,“纵目所视,纵耳所听,纵口所说,不知谁之所为。”佛事周圆,法音普遍。岁岁高山青突兀,年年流水绿潺谖。时间的意义就是永恒,家在何处,何处是家呢?爱恨情仇,生离死别,这些世间常相,对于“下阶更莫频回顾,法界如今世念停”的天然函昰和尚来讲,只是“观世得无我,随时且爱人”的机缘而己。(作者:孙国柱)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